农民工该怎么处理打工受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这属于工伤的,至于赔偿要看具体情况的,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列第14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的工伤待遇有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2、如果单位不承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者又没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则可以按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要求向单位索赔;具体的索赔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的生活费、精神损失费等,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可行,建议委托你们当地律师帮你们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农民工打工受伤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属于工伤。农民工可以申请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之后,构成伤残的,还可以评定其伤残等级。等伤残等级出来后可以到仲裁委申请裁决,要求用人单位赔付即可。
按以下程序解决: 一、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期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三、如果评定伤残等级,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包括:⑴医疗费,⑵住院伙食补助费,⑶护理费,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者月工资×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月份数不等),⑸一次性医疗补助金: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月份数),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或伤残津贴,⑺停工留薪期工资:治疗时间(不同伤情时间不同)×劳动者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⑻后续治疗费,⑼残疾辅助器具费,⑽交通费等。
-
农民工伤该怎么处理
农民工应当尽快认定工伤。首先第一时间应该将伤者送往工伤保险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同时在24小时内向劳动部门备案,在发生事故之日起或者确诊为职业病30日内,农民工应尽快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通过可以申请工伤认定来享受工伤待遇。
2020.11.01 177 -
农民工打工受伤怎么维权
可以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要求工伤待遇,如果单位不予赔偿的,可以进行劳动仲裁。
2020.01.09 209
-
农民工打工受伤应该怎么处理
这属于工伤的,至于赔偿要看具体情况的,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
2022-04-07 15,340 -
农民工到农村打工受伤该怎么处理
这属于工伤的,至于赔偿要看具体情况的,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
2022-04-07 15,340 -
农民工打工受伤怎么处理?
这属于工伤的,至于赔偿要看具体情况的,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
2022-03-31 15,340 -
农民工打工受伤怎么处理
有没有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呢?或者其他的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吗?是因为什么原因受的伤呢?是怎样受的伤呢?如果你有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一系列证据的话可以申请工伤鉴定,赔偿包含医疗费用、食宿费、交通费、护理
2022-03-20 15,340
-
00:57
农民工工伤怎么处理?
农民工工伤,正确的处理程序如下: 1、首先及时就医; 2、询问用人单位是否为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 3、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要经过一个行政程序的认定,由劳动行政部门做出工伤认定; 4、劳动能力鉴定; 5、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计算工伤赔偿的
1,670 2022.05.11 -
01:18
拖欠农民工资怎么处理
一般情况下,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单位协商,告诉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咨询法律意见。此外,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用人单位存在拒不
1,385 2022.04.17 -
01:00
拖欠农民工工资应该怎么办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解决办法:拖欠农民工工资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1,1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