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透支信用卡罪涉嫌信用卡诈骗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l、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只有主观上具备诈骗的故意,客观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 2、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 3、如果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故意的,不能以犯罪论处:(1)不知使用的是伪造、作废的信用卡的。一般来说,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大多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诈骗故意,因为行为人自已是否拥有信用卡其本人应该是清楚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恶意透支可分为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和犯罪性的恶意透支。 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的行为。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
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涉嫌犯罪。属于信用卡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情形,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
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分为: 1、一般违法性的恶意透支,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违反信用卡章程与约定进行透支,逾期不还,但诈骗金额较小的行为; 2、犯罪性的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
2022.04.29 296 -
恶意透支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恶意透支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根据刑法规定,恶意透支的,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0.01.14 231 -
涉嫌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处罚?
涉嫌恶意透支信用卡通常按以下数额大小来进行处理: 1、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022.04.29 474
-
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我们一般说的信用卡主要指贷记卡,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还的情形,此种情况已经涉嫌信用卡
2022-10-18 15,340 -
该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我们一般说的信用卡主要指贷记卡,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还的情形,此种情况已经涉嫌信用卡
2023-07-12 15,340 -
恶意透支会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吗
恶意透支会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
2022-03-03 15,340 -
恶意透支会不会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我们一般说的信用卡主要指贷记卡,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还的情形,此种情况已经涉嫌信用卡
2023-07-15 15,340
-
01:17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刑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恶意透支属于违约行为,需依照信用卡领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但符合一定条件将成立犯罪。《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
1,797 2022.04.17 -
01:06
信用卡透支不还犯罪吗
信用卡透支不还本身就属于违约行为,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定数额,而且经过银行有效催收后,仍然拒绝还款,当然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可以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恶意透支人,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了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主要是指:信用卡的持
765 2022.04.17 -
01:14
信用卡诈骗罪怎么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来骗取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该罪侵犯了国家对正常的信用卡管理秩序以及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的,
89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