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克扣劳动者工资应该是怎样的法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以及其他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合的1至5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等,根据上述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即使未与劳动者签定合同,也不能任意扣发劳动者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
克扣劳动者工资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应承担以下法律后果: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2020.11.28 125 -
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其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020.04.30 145 -
克扣工资的法律责任
克扣工资的法律责任: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020.12.30 112
-
上班期间无故克扣劳动者工资, 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和第十六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关于
2022-05-10 15,340 -
无故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和第十六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关于
2022-05-10 15,340 -
用人单位无故克扣劳动者工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和第十六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关于
2022-05-09 15,340 -
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八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和第十六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关于
2022-05-10 15,340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10,043 2022.05.11 -
01:22
该怎样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一般按照以下原则: 1、确认事故当事人是否有违法行为。 如果事故当事人因个人违法导致交通事故的应负事故责任,没有违法的当事人则无需负责。 2、发生交通事故,以及造成了损害事实。 因事故造成他人的健康的客观事实是构成侵权损害民
924 2022.04.17 -
01:03
拖欠工资应该怎样维权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1、自行找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工资; 2、协商无果后,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以向当地
971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