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在工作场合手指受伤后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受伤,属于工伤。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各省的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工伤职工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工伤职工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作中因工作原因手指受伤是算工伤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工作中手指受伤是否算工伤
工作中因工作原因手指受伤是算工伤的。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
2020.02.04 180 -
工作场合手指被断算不算工伤
暑假工在工作过程中把手切断的情况不算工伤,暑假工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因为暑假工跟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在劳务关系中用人者不负有为提供劳务者办理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不走工伤程序。劳务关系中受伤不能叫做工伤,只能叫人身损害,可以要求侵权方
2020.09.16 227
-
工作场所手指受伤怎么办
这是工伤。 单位不申报的,可自行到劳动部门申报认定。 书面认定后可以定残。 根据残级享有工伤待遇。 主要一次性伤残补助。 如离职的,还有就业及医疗补助。 产生纠纷的,可以及时仲裁维权。
2022-04-07 15,340 -
在工厂手指受伤怎么处理?
如果在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的,属于工伤。建议先向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待医疗终结后申请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工伤待遇。工厂应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伙食补助费等费用,如构成伤残的,劳动关系继存期
2022-03-30 15,340 -
手指受伤工伤怎么处理
马上申请工伤认定,按相关工伤等级要求赔偿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
2022-03-22 15,340 -
在工厂工作手指受伤怎么办?
属于工伤。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治疗终结后申请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伤残等级以鉴定结果为准。 工伤赔偿
2022-03-28 15,340
-
01:09
在工地上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在工地上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员工维权程序如下: 1、根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如果单位为职工投了工伤保险,就直接由国家工商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没有为职工投工伤保险,那么就根据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的相
861 2022.06.01 -
00:58
工地工伤怎么处理
工地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1、建筑工地上干活时发生工伤首先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
645 2022.11.21 -
01:08
工地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赔偿或者少赔偿,劳动者需要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一般会在60日内得到工伤认定结果。得到工伤认定结果之后,劳动者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商定赔偿范围,争取合法权益;若协商不了,可以选择当地仲裁机构
639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