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举证指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举证指引: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主体登记材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证明、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二、证明借款合同关系及相关担保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 1、借款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借款合同 2、以抵押方式提供担保的,应提交抵押合同、抵押物的权属证明、抵押物登记情况的证明以保证方式提供担保的,应提交保证合同或保证函等证据以质押方式提供担保的,应提交质押合同、质押动产或质押权利凭证交付的证据,以依法应当进行出质登记的财产权利出质的,还应当提交出质登记的证据三、证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 1、证明贷款人履行合同情况的证据即已向借款人提供合同项下借款的凭证,如借款借据等 2、证明借款人履行合同的证据即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如银行进账单、现金缴款单等四、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及计算明细 1、提供诉讼请求中关于要求给付本金和利息数额的计算清单,包括: 1)借款人还本付息情况的明细清单; 2)本金余额的计算清单; 3)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应注明计息时段及适用的利率标准) 2、对支持诉讼请求的约定和法定依据作出说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如果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并且先履行一方履行的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其请求后履行一方进行履行的,后履行一方可以拒绝。
当事人欠银行的钱一般不会联系亲属,银行只能拨打预留的紧急联系人电话及正规渠道电话询问的来的家人号码,借款人没有按时偿还借款的,需要根据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你分清楚了吗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首次对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其中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在自然人的社会关系中配偶或者有血缘关系的或者有姻亲关系的人均为亲属。 在亲属当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
2021.01.06 135 -
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你看出来了吗
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区别在于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家庭成员是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2021.04.17 122
-
请问你的父亲去世我能继承你的财产么
如果你们之家是收养关系,指的是办理的收养登记,那么养子女和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一样的。如果是继子女关系,要看你们之间有没有形成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如果有,那继子女的法律地位也和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一样。在
2022-07-14 15,340 -
亲爱的们如果你的男朋友要让你先再你们会同意吗?
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和做法不一样,只要当事人同意就行了。如果你们确定感情已经发展到了夫妻关系,那先领证没什么不可以。
2022-10-19 15,340 -
如果父亲要杀你,你该怎么办?
从内心要有善念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生养迷一场养育这么大心平气和不能有反感更不要仇恨心怀法度善言劝导善行而为投其所好诱之迁善相信自己为了家父母为了情感低谦面对能不能以你的能力扭转现实
2022-11-01 15,340 -
抗税罪的起刑点是哪些?你知道吗?
抗税罪 定义: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1)客体:复杂客体,国家对税收的管理秩序、依法征税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 客观方面: (1)暴力包括对税务人员的身体强制行为(殴打、捆绑
2022-07-31 15,340
-
01:17
逃税罪与抗税罪的区别
逃税罪和抗税罪有下面几点区别: 首先,主体上不同,抗税罪只能由个人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而逃税罪的主体既包括单位和个人,也包括了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其次,逃税罪和抗税罪在客观表现上也不同,逃税罪表现为用伪造、变造、藏匿、擅
346 2022.04.17 -
01:11
亲子鉴定的流程
亲子鉴定,是指通过运用生物学、遗传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根据遗传性状在子代与亲代之间的遗传规律来判断检测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亲生关系的鉴定。如果孩子还没有出生,但必须要做亲子鉴定的,可以在孕妇妊娠8至13周时,可以抽取绒毛组织,做无创DNA
1,971 2022.04.17 -
00:49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怎样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规定于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其又被称为履行合同中的抗辩权或不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未规定何方先履行的,一方在他方未履行对待给
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