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工资周期内单位停工停产处罚的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支付员工工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用工单位坚持不给的可以提起仲裁和起诉。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停产停工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发放给劳动者,疫情期间,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怎么支付员工工资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支付员工工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用工单位坚持不给的可以提起仲裁和起诉。
2020.11.04 249 -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应如何支付员工工资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2020.10.24 222 -
-
停工工资的问题
因用工单位自身原因造成停工、停产,向员工放假期间,是要支付工资的。根据放假时间长短、劳动者有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确定不同的支付假期工资标准。 根据原劳动部有关工资支付的规定,非劳动者原因造成的单位停工、
2022-07-12 15,340 -
驻沪单位停工留薪期问题
威海市关于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规定《威海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享受停工留薪期的条件、确定留薪期的标准、办法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为规范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管理,近日,我市制定出台了《威海市工
2022-04-08 15,340 -
单位停工停产期间如何支付员工工资
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支付员工工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用工单位坚持不给的可以提起仲裁和起诉。
2022-11-12 15,340 -
停工留薪期员工工资问题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2023-03-05 15,340
-
00:59
工厂停工停产工资怎么发放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如果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那么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那么应
4,819 2022.04.17 -
00:56
工地出了问题施工员要坐牢不如果工地出了问题,施工员可能要坐牢,施工员可能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业务过失类犯罪,是业务上过失致死伤犯罪,即指
3,817 2022.04.25 -
00:59
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怎么办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可以先直接和单位协商,告诉单位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也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咨询法律意见。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欠薪严重的
1,44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