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双方同居一年以上算重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男女双方已结婚登记,若其中一方与他人领取结婚证或公开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当地人民群众也认为他们是夫妻的,构成重婚罪。你说的情况不够详细,是否可以认定,需要结合全部案情。何显刚律师提醒根据法律规定重婚案件是属于自诉案件,但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重婚案件的特点:它既是自诉案件,也可以转化为公诉案件(只有在被害人不告诉情况下其他公民向检察机关控告才转为公诉案件)。根据司法实践,近几年来,不少重婚案件的被害人,由于在经济生活上依赖于重婚的犯罪分子,因此她们往往不敢起诉,或者起诉后受对方甜言蜜语或威逼恐吓而撤诉或“和解”了事,致使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逃避法律制裁。因此,司法机关作了补充规定:重婚案件一般由被害人自诉,如果情节比较严重,影响很坏的,即使被害人不起诉,而由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或有关部门提出控告,应由人民检察机关审查决定是否构成重婚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若是男方已经登记结婚的,然后又与其他女子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的,男方可能构成重婚罪。但是重婚罪的认定标准较高,还需要结合其他条件综合判断是否构成重婚罪。
属于。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若是女方已经登记结婚的,然后又与其他男子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的,女方可能构成重婚罪。但是重婚罪的认定标准较高,还需要结合其他饿条件综合判断是否构成重婚罪。
-
男女双方分居几年可以离婚
离婚与分居没有必然联系。 1.如果双方能就离婚、子女的抚养、财产的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双方亲自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离婚协议书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即使不分居也可以离婚。 2.如果双方不能就以
2021.02.20 132 -
男女双方同居可以起诉离婚吗?
对方与他人同居的,另一方配偶可以对有过错的一方提起诉讼离婚程序。如果法院调解无效会判决离婚。而且因为对方与他人同居离婚的,在离婚时可以要求离婚损失赔偿,因为这属于法定过错情形。
2021.01.31 248 -
男女双方离婚同居一方不同意可以离婚么?
男女双方离婚时,另一方不愿意可以诉讼离婚,只要能提交能证明夫妻感情已经破裂的证据。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当先行调解;经法院审理后,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形,应当判决准予离婚。
2021.03.29 105
-
男女同居四年以上算结婚吗
同居并不等于结婚。 同居4年,未依法进行婚姻登记手续的,双方之间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双方只能自行协商解除同居关系,不可以向法院起诉。 但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协商不成的,可
2023-08-15 15,340 -
男女双方同居两年
诉讼离婚,协议不成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对方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离婚,经常居住地证明一般为一年以上有效期内的居住证。两岁以内的孩子一般会判给女方,十岁以上的孩子会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除此以外,法官
2022-03-31 15,340 -
女方不知道和男方同居两年,女方可以男方重婚罪吗
构成重婚罪必须明知为前提,再说构成重婚罪还有其他条件。
2022-10-01 15,340 -
女方不结婚和男方同居了算重婚吗?
未婚女和已婚的男方生活在一起,如果是以夫妻名义,而不是单纯的同居,男方算重婚。 构成重婚须具备两个要件: 1.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己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这是构成重婚的前提条件。如果双方之间均没有婚姻关系
2022-04-29 15,340
-
01:15
男女未婚同居生子违法吗
男女未婚同居生子不属于违法。非婚生子女享有的权利有以下三点: 1、要求生父母对其抚养教育的权利。如果生父母或其中一方不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未成年的、不能独立生活的非婚生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和教育费的权利; 2、非婚生子女有受生父母保
654 2022.06.15 -
02:13
男女双方离婚孩子会判给谁
男女双方离婚孩子会判给谁,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 2、无法协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抚养权需要综合考量双方的工作和工资收入状况、文化水平、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判归一方后孩子的生活环境
578 2022.09.24 -
00:52
男方要求离婚女方不同意如何上诉
男方要求离婚,女方不同意,男方上诉的流程如下: 1、准备上诉状,然后提交到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 2、立案之后及时缴纳案件受理费用; 3、等待法院通知双方进行调解,在二审阶段调解也是必经的程序。如果调解和好,那么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
602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