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该以什么形式办理员工离职手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就需要出具离职证明,所以离职一年后劳动者可以和原用人单位协商重新出具离职证明。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投诉用人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该这么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1、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 3、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 4、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补偿。
对于离职员工,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离职程序的管理,即规定离职程序。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没有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违纪处理。
-
员工离职用人单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员工辞职应当办理的手续有: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 3、归还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0.07.08 316 -
用人单位没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有什么风险
用人单位没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会存在单位没有给予员工办理离职证明的情况,在员工进入其他单位时可能会由影响。 如果是员工申请辞职,满足时间期限而单位没有办理,那么单位是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是可以以此向劳动部门投诉给单位带来麻烦的。
2020.05.12 219 -
员工辞职应该办理什么手续?
员工辞职应当办理的手续有: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 3、归还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0.07.28 149
-
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该如何应对?
关于员工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办理离职手续,如果离职是由员工本人提出的,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离职证明与办理离职手续不是一个概念,离职证明是为了证明员工与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用于其第二次就
2022-10-26 15,340 -
用人单位该如何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对于离职员工,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离职程序的管理,即规定离职程序。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没有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违纪处理。
2023-02-22 15,340 -
用人单位是该如何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1、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 3、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 4、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支
2022-11-12 15,340 -
用人单位如何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1、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 3、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 4、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支
2022-06-24 15,340
-
00:49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该怎么办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劳动法律相关规定的,此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公司不肯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705 2022.05.11 -
01:01
离婚手续办理流程应该怎么走首先,在我国,离婚分为起诉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方式,其中,协议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均同意离婚的情况。夫妻双方要协议离婚的,应当先订立好离婚协议书,再携带结婚证、离婚协议书和男女双方各三张证件照,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另外,
1,289 2022.04.17 -
01:01
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裁员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可以裁员: 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用人单位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
3,261 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