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单位之间纠纷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建议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关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按照民事纠纷处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应当按照劳动纠纷处理,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应怎么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的解除方式:劳动者可以向工会说明情况,由工会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2020.04.03 394 -
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工伤纠纷怎么处理
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可以申请认定为工伤。认定为工伤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单位不按照规定进行赔付和处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工伤保险待遇以及工伤的赔偿问题发生争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进行诉讼。最终由法院来进行
2020.10.11 209 -
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纠纷怎么办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按照劳动争议处理,有以下处理方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
2020.08.12 186
-
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纠纷怎么办?
建议报警处理,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关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022-04-02 15,340 -
工作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纠纷怎么办?
1.工作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2.在我国,劳动仲裁是
2022-11-08 15,340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
2022-12-10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2022-11-20 15,340
-
01:23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否合法
企业和个人都是属于民事活动中合格的主体,企业与个人间借贷行为一般是合法的,但是要符合以下条件: 1、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2、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不违背公序良俗。 对借款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依据以下原则处理: 1、维
9,613 2022.08.06 -
00:58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诉状怎么写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起诉状首先是写明原告与被告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应当具体明确。第2部分应当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第3部分是事实与理由部分,也是主要的部分。应当写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基本法律关系,需要写明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影响到了债权人的债权
1,333 2022.04.17 -
01:34
民间借贷纠纷被告跑了怎么办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如果找不到被告的,也应该及时向法院起诉。在法院受理后,如果找不到被告的,可以由法院公告送达并缺席审理和判决。在判决生效后,应向法院申请执行,可由法院依法处分对方的财产,或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以促
1,50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