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致人轻微伤怎样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醉酒驾驶触犯刑法,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酒后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要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行为人有上述两种行为的,按危险驾驶罪从重处罚。犯罪嫌疑人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致人轻微伤法律的处罚:如果是普通民事纠纷由公安进行调解的,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未履行调解协议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
醉驾致人轻伤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已经触及刑法,当事人会承担一到六个月的拘役并处罚金。而醉酒驾驶致人轻伤法律则会从重处罚。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醉酒驾驶的当事人还会被吊销驾驶证,在五年内不能重新考取驾驶证。
2020.04.29 178 -
醉驾致人轻微伤怎么量刑
醉驾致人轻微伤量刑如下:醉驾致人轻微伤不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
2020.12.15 151 -
醉驾逃逸致人轻伤怎样判罚
醉驾逃逸致人轻伤,涉嫌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
2022.06.06 366
-
醉酒驾驶致人轻微伤怎样处罚
醉酒驾驶致人轻微伤逃逸,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拘役六个月以下。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醉酒驾车的测试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
2022-04-22 15,340 -
醉驾致人轻微伤该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致人轻微伤逃逸,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拘役六个月以下。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醉酒驾车的测试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
2022-04-01 15,340 -
醉驾逃逸致人轻微伤,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致人轻微伤逃逸,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拘役六个月以下。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醉酒驾车的测试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
2022-04-26 15,340 -
醉驾逃逸致人轻微伤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致人轻微伤逃逸,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拘役六个月以下。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醉酒驾车的测试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
2022-04-14 15,340
-
00:55
寻衅滋事致人轻微伤怎么处罚
寻衅滋事致使被害人轻微伤的,根据殴打被害人的次数,法院一般判处犯罪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有认罪认罚、坦白自首或立功、对行为人或其家属有积极赔偿、请求谅解或和解的,实践中会从轻处罚,甚至检察院不会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是法定的从轻
2,299 2022.05.11 -
01:08
醉酒驾驶致人轻伤怎么判
醉酒驾驶致使人轻伤按危险驾驶定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重伤的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所以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轻伤的,按危险驾驶罪定罪,处拘役和并处罚金。如果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致人轻伤的,量刑时从重处罚。且要根据过错比例承担民
2,607 2022.05.11 -
00:55
醉驾伤人怎么处罚
醉酒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的话,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需要接受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的期限,要根据行为的情节、行为导致的结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来判定。需要
2,01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