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有借款追逃的规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期间一直在侦查未结案,所以诉讼时效还没有重新计算,因此,2016年起诉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法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五条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款追诉期新规定: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可以。民间借贷是否约定借款期限,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一致的,可以不约定期限,没有借款期限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
工程款追讨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
工程款追讨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发生以下情形时,工程款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请求义务人支付工程款; 2、义务人同意支付工程款; 3、权利人起诉或者申请仲裁; 4、与起诉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021.04.13 149 -
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的。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借款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2021.03.10 152 -
赃款追缴法律规定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2020.09.12 829
-
有关借款追逃的法律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20 15,340 -
关于借款追逃的法律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21 15,340 -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19 15,340 -
法律关于借款追逃的规定
关于借款追逃的有关法律规定如下:1、民事诉讼中,一般的诉讼时效是两年,超过两年,债权人即丧失胜诉权。2、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要求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银行报案后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处理
2022-04-26 15,340
-
01:23
法律对民间借贷有什么规定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规定主要有: 1、借贷双方应按照合同或者借条所规定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其中,其利息的支付也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双方没有约定利息的,其利率不超过24%;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
1,084 2022.04.15 -
01:39
借钱有借条怎么追款
借条是证明借贷关系存在最有力的证据。无论是在面对面要求对方还钱的时候,还是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候,出借人都能够直接要求对方,返还借款以及相应的利息。因此,借钱如果有借条的话,要追款就容易多了。但是,追款也要采取合法的方式,一旦涉及暴力行为
1,243 2022.05.11 -
00:57
格式条款法律规定
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条款与普通条款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可以明确分配风险、增进交易安全,便于国家宏观调控等等,但同时其自身也存
3,7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