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医疗人身权益损害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人们受到医疗损害时,可以向医院而不是医生提出侵权损害赔偿。当然,如果是医生故意伤害的,可已起诉医生。起诉医生涉及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的具体赔偿范围: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此外,受害者还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精神损害赔偿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于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和医疗费用不足、被抚养人生活费确需增加等情形,受害者还可以再次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身损害赔偿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
人身损害赔偿医疗费的认定: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
医疗人身损害赔偿规定
医疗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若是医疗损害造成患者残疾或者死亡的,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等。
2021.03.13 146 -
医疗人身损害赔偿
医疗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若是医疗损害造成患者残疾或者死亡的,还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等。
2021.01.18 183
-
人身损害,医疗费如何赔偿?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予以鉴定。 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是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受害
2021-03-07 15,340 -
医疗损害赔偿如何认定?
诊断方面的过失,即误诊和错诊。正确的治疗首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错诊势必发生错误的治疗,轻则延误对患者的治疗时机,重则造成死亡或病残。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结合法医学鉴定及尸体解剖结果证实,临床诊断的误诊者
2022-05-05 15,340 -
医疗事故人身损害如何赔偿
(1)鉴定医疗事故。 (2)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3)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损害赔偿基数。 (4)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上述11项所加总额×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
2022-05-20 15,340 -
人身损害赔偿的医疗费如何赔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误工费、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2022-08-29 15,340
-
01:23
人身损害赔偿系数如何确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种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具体规定如下:1、医疗费以一审庭审终结前实际产生的数额为准,一般以受害人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住院费、治疗费等单据或者病例、处分认定具体数额;2、误工费则
1,441 2022.04.17 -
01:24
医疗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与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患者在遭遇到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时,可以要求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等。 标准主要有:第一,医疗费。
1,091 2022.04.17 -
01:10
离婚损害赔偿如何认定
离婚损害赔偿的无过错方可以请求加害方进行损害赔偿,符合下列情形可以认定离婚损害赔偿: 1、夫妻中的一方具有有配偶者与他人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 2、和别人同居,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
561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