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社会抚养费是否需要重复缴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事人超生的,同一个超生对象,只需要缴纳一次社会抚养费,不需要重复缴纳。一,社会抚养费: 1,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公共社会事业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 2,社会抚养费属于行政性收费,具有补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3,2002年8月2日,国务院经国务院令第357号公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对征收社会抚养费问题作出了规定。二,征收数额: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收公民的收入差异,没有明确规定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数额,而是规定“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2002年8月2日,国务院根据该法的授权出台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对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作出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但是对于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标准也只是作出了一个原则规定,仍然没有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 3,《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3条第2款规定,“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生育二胎不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非婚生子女社会抚养费双方是都需要缴纳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故可判断,婚生子女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适用于非婚生子女。而对于一般的社会抚养费,父母双方都应当缴纳,平分抚养费。
-
未婚生子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么
未婚生育必须缴纳高额社会抚养费。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超出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在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未曾生育的情况下,非婚生育一个孩子的,按照孩子出生上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零点五倍至两倍缴纳社会抚养费;如果实际收入
2020.08.17 191 -
未婚生子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
女方未婚生子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因为未婚生子是属于不符合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生育的子女,依然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2020.01.05 146
-
超生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
超生是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这与当事人的结婚年龄无关,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的规定,每对夫妻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子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
2023-02-13 15,340 -
超生子女是否要缴纳社会抚养费?
国家是在2016年元旦起实行新的计生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位子女。在这之前生育二孩,只要没有事先办理准生证,都属于违反计生政策的超生子女,当事人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名义的罚款。当事人如果拒绝缴纳,做出
2022-03-31 15,340 -
超生还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
国家是在2016年实行新的计生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位子女。在这之前生育二孩,只要事先没有办理二孩准生证,都属于违反计生政策超生,当事人需交纳社会抚养费。如果当事人当年已经接受了处罚,交纳过社会抚养
2022-03-30 15,340 -
超生缴纳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社会抚养费属于行政性收费,具有补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社会抚养费征收对
2022-08-10 15,340
-
01:02
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
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如下:1、小孩不能上户口;2、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3、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
868 2022.05.11 -
01:03
重复缴纳的社保退款多久到账
重复缴纳的社保,退款二十个工作日内到账。重复缴纳的社保退款流程如下: 1、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当地社保机构窗口提交材料,申请办理社保退费。或在社保官网上申请办理社保重复缴费处理,填写并打印申请表; 2、由社保经办机构对资料进行审核; 3、如果
21,548 2022.05.11 -
01:10
异地缴纳社保需要重新办理社保卡吗
异地缴纳社保不需要重新办理社保卡。可以进行相应的转移。社保卡异地转移流程如下: 1、参保人跨省流动前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凭证主要记录三项关键的信息:在参保地参保的起始时间;社保实际缴费的月数;自在本地参保起个
35,5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