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下在国企上班辞职后的补偿标准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你所在的国有企业适用劳动法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转正的员工申请离职的,提前三十天提出书面申请,三十天后可以离职3、关于离职赔偿,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会承担赔偿责任,一是公司出钱培训(指专项培训)并签订了服务年限,你没有完成服务年限的;二是,违反竞业禁止的规定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5、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之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6、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如果你离职工资只能拿到五分之一,一是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二是公司如果考核你绩效低,那么请公司出示依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国企职工主动辞职。如果单位对主动辞职的职工,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事实,主动辞职的职工不会得到经济补偿金。 如果单位对主动辞职的职工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事实,单位应该给主动辞职的职工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第47条,按照主动辞职的劳动者的工龄,每满一年,补偿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在职职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后的补贴标准由用人单位根据情况自行制定,每个地方政策不太相同。以芜湖市对职称人员补贴标准为例: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技师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其安居保障补助标准为所购房屋需缴纳房产契税和2万元安家补助的总额。
-
国有企业在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上执行哪些?
房屋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被拆迁人除了应得的房屋补偿费以外,还可得到:搬家补偿费;设备迁移费;过度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如果包括耕地
2020.11.30 108 -
-
在私企上班十年后自己辞职有赔偿吗
劳动者在私企工作十年被辞退,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十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辞退,用人单位支付二十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属于过失性辞退,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0.09.02 212
-
我所在的国有企业适用劳动法但我想问一下,离职补偿有哪些
1、你所在的国有企业适用劳动法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转正的员工申请离职的,提前三十天提出书面申请,三十天后可以离职3、关于离职赔偿,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会承担赔偿责任,一是公
2022-04-18 15,340 -
国企辞职补偿标准
在2014年3应聘到某国有企业工作,担任副总经理职位,12月1日离职。其中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薪资2万每月,年终奖10万元。2016年公司总经理离职审计,审计报告中提出按公司章程约定副总经理薪酬奖金要
2022-03-29 15,340 -
我是国企职工,想问下各项员工离职补偿金的规定标准是
1、你所在的国有企业适用劳动法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转正的员工申请离职的,提前三十天提出书面申请,三十天后可以离职3、关于离职赔偿,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会承担赔偿责任,一是公
2022-04-22 15,340 -
我所在的国有企业适用于劳动法,我想问一下,离职补偿
1、你所在的国有企业适用劳动法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转正的员工申请离职的,提前三十天提出书面申请,三十天后可以离职3、关于离职赔偿,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会承担赔偿责任,一是公
2022-04-21 15,340
-
01:13
倒闭企业职工补偿标准倒闭企业的职工补偿标准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补偿标准按员工在本企业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需向员工支付1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的,则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0.5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赔偿。月工资的标准为,员工在劳动关系
3,731 2021.04.25 -
01:23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公司辞退员工,员工可要求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金,具体补偿的标准为: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实际年限,每满一年需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但未满满一年的,则按一年计算;如果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则应该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
12,720 2021.04.25 -
00:52
被迫辞职可以申请哪些补偿款被迫辞职可以申请的补偿款是失业保险金以及经济补偿金。被迫辞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失业前用人单位与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并且已经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4,2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