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诈骗的人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涉嫌诈骗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决。二、相关规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诈骗罪初犯的判罚,视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诈骗所得的数额和犯罪具体情节严重与否,判刑标准具体分为以下三种: 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
初次犯诈骗罪会轻判吗?
1.犯罪行为人构成诈骗罪之后,积极退赃并赔偿被害人损失的,那么属于认罪态度良好,对此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2.对于诈骗罪的从犯,法院可以轻判。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1.04.28 181 -
初次醉驾的应该怎么处理
初次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2020.06.17 170 -
遇到诈骗电话的人该怎么办
遇到诈骗电话应保持冷静,马上报案,向公安机关提供所有能提供的线索,保存好所有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资料、联系方式等,积极配合并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
2020.10.28 140
-
初次诈骗人员怎么办?
一、涉嫌诈骗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决。二、相关规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2022-04-12 15,340 -
初次诈骗该怎么处理
一、涉嫌诈骗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决。二、相关规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2022-04-26 15,340 -
初次诈骗者怎么办
一、涉嫌诈骗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决。二、相关规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2022-03-24 15,340 -
初次涉嫌诈骗怎么办啊
一、涉嫌诈骗是否构成犯罪及量刑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法院依法判决。二、相关规定: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2022-04-21 15,340
-
00:52
诈骗被拘留了该怎么办诈骗被拘留了应该这么办,被拘留是可以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的,辩护人可以为当事人申请取保候审,了解案件情况。同时公安机关侦查完毕后,认为确有犯罪事实存在的,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
1,954 2022.04.15 -
00:58
受害人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应该怎么办受害人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应当尽快报警处理。受害人可以拨打110,也可以直接去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收到报案材料后,应当迅速进行审查,诈骗的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侦查,发现存在犯罪事实,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侦查终结后,应当将
2,625 2022.04.17 -
00:47
诈骗初犯可以缓刑吗诈骗罪初犯的犯罪分子能适用缓刑,只要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轻微、不具再犯危险性、具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不会对所居住的社区造成不良影响等条件,可以适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
1,4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