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考验期间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假释考验期满后再犯罪的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假释的条件: 1、对有期徒刑服刑人员(包括原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已减为有期徒刑的服刑人员)假释时,由服刑人员所在监区(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主管监狱长批准后,由监狱提出书面假释建议,提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2、对判处无期徒刑服刑人员的假释,应当由服刑人员所在监狱提出书面假释建议,报请省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3、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应当撤销假释进行数罪并罚。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
-
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构成累犯吗
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不属于累犯,因为在假释期间罪行还未得到处罚,而累犯是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或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以后方有可能构成累犯的,所以即使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此时也不能认定为累犯。因此根据法律对此的具体规定,此时
2022.04.12 1,244 -
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构成累犯吗
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当罪犯获准假释后,从监狱释放,回到社会,并不是代表没事了,假释是有考验期,只有在假释期间遵纪守法,没有发现犯罪的,才算真正没事。而假释考验期,就是罪犯剩余未执行完毕的刑期。而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
2020.04.21 172 -
假释考验期满后犯新罪是否构成累犯
假释考验期满后犯新罪不构成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名的,才构成累犯。
2020.04.13 160
-
假释考验期满后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何时假释期内再犯罪的构成累犯
假释考验期满视为刑罚执行完毕,因此本案中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在5年内又故意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构成累犯。根据《》第条、第条、第条,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
2022-01-27 15,340 -
假释考验期满后再次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
2022-04-06 15,340 -
假释考验期满后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何时假释期满又犯罪构成累犯?
假释考验期满视为刑罚执行完毕,因此本案中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在5年内又故意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构成累犯。、第条、第条,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2022-04-01 15,340 -
什么是假释? 假释考验期满后再次犯罪的, 是否构成累犯?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
2022-04-16 15,340
-
01:24
缓刑期满后再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
缓刑期满后再犯罪的不会构成累犯。具体分析有以下两点: 1、累犯是要距离上一次犯罪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2、而缓刑期满是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不存在执行期满的问题,所以缓刑期满又犯新罪不构成累犯。 缓刑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表现规定了以下三种法律后
731 2022.10.08 -
01:04
假释的考验期有多久
假释的考验期,通常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同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 2、无期徒刑假释的考验期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3、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必
2,217 2022.08.01 -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707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