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常见的法律风险都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卖方常见法律风险 1、买方逾期支付货款 在签订买卖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的卖方都急于签订买卖合同,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够细致,有些甚至直接采用买方提供的格式合同,以致一些买卖合同中没有对买方违约责任的明确约定。在买方出现逾期支付货款等违约情形时,卖方无法依买卖合同追究买方的违约责任。 2、买方不支付货款,卖方无处追索 实践中,常有企业在未查验对方营业执照或工商登记,在对该公司的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金及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与其签订买卖合同。由于卖方对买方的资信状况缺少了解,往往在索要货款时才发现买方无任何财产或已下落不明。 3、追索货款诉讼成本过高 卖方通过诉讼方式追索买方拖欠的货款,买卖合同中若无特殊约定,则卖方需去被告所在地即买方所在地提起诉讼,为增加胜诉率,还需聘请当地的律师代理诉讼,诉讼成本过高导致一些企业放弃通过诉讼的方式追索货款。 二、防范技巧 1、签订合同前,必须对合作方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对其主体资格及主体资信情况的审查。 主体资格的审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签约对方为自然人时,法律要求其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否则,与之签订的合同将会面临效力待定或无效的风险。在此情况下可以要求其提供身份证、详细的家庭地址、联系方法及个人的其他情况,方便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确认。二是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应当首先审查其合同主体资格能力。如企业各部/科/处/室等是否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合而被认定无效;而企业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公司、办事处等,则应看其是否具有对外开展业务资格(是否有授权)?是否有企业非法人营业执照?如果有授权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才有签订合同的资格。 合作方主体的资信情况往往关系到合作方的合同履行能力和诚信的问题,签订合同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资信调查: (1)利用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社会团体协会组织的网站(或其他方式)进行资信信息调查与核实。主要有工商、税务、司法、协会等部门机构。 (2)利用宣传媒体的报道进行资信信息收集和核实。 (3)与企业正面接触,直接现场资信调查;可以要求企业按照要求填写相关信息。 2、签订合同时,要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 一份完善的买卖合同,包括签订合同主体、标的条款、价金条款、履约条款、质量条款、违约条款以及争议解决条款。卖方尤其要注意履约条款中买方支付货款的时间和方式、质量条款中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期限以及违约条款中买方逾期支付货款应支付的违约金的数额、计算方法在买卖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约定。 合同越完善,越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以及对履约过程中违约情形的追责。在争议解决条款中,卖方可要求约定“双方在履约过程中如遇任何争议,协商不成,皆可向卖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来降低诉讼成本。 3、履行合同过程中,卖方应有规范的交货、对账制度。 首先,卖方要有严格的送货单签收管理制度。有效的签收单表明卖方已经履行了买卖合同的主要义务——交付货物,是发生买卖合同纠纷时主张债权的重要凭据。有效签收单上应注明货物的规格、型号、品名、单价、数量、金额、送货日期、送货人、收货单位,最重要的是有收货人的签名或收货单位的盖章。该收货人应是合同上约定或能提供授权委托书的收货人,否则一些人员变动频繁的企业会辩称签收单上的人不是其职员而不承认收到货。其次是卖方要及时对账。对于交易频繁的长期客户,或供货期较长的交易,供货方应定期或及时与其对帐,以免整个交易结束或合作结束后再来对帐较为复杂或因人员的变动而无法对清。 4、买方表示因资金困难而无法按约支付货款时,卖方应要求买方出具还款计划书,在还款计划书中写明买方承认的欠款数额、还款的具体时间,最好约定由卖方所在地法院管辖。倘若能找到信誉较好的第三方企业为买方担保,则可提高该货款回收的可能性。 三、在买卖合同纠纷诉讼中的注意事项 1、履行合同中应注意收集、保管、整理与合同相关的证据。卖方注意保留和收集合同及附件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补充协议、送货单、双方的来往函件、备忘录、会议纪要、传真件、交通票据、运输单、电话记录、电子邮件等等书面、视频、录音资料,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都将有可能成为有力的事实证据。买卖合同纠纷诉讼因为当事人事前不注意证据收集整理,等到诉讼时因为缺乏事实证据而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最终遭致经济损失的情况并不少见。 2、注意诉讼时效。为避免丧失法律的保护,卖方应建立定期催款的应收账款制度,在2年的诉讼时效期内,要定期的向对方发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催款函,保留催款函的签收件或通过特快专递寄送的邮件单证;必要的情况下可委托律师发出律师函,并保存好函件复印件和邮寄凭证。 实践中无数的案例已经足以说明疏忽、不重视买卖合同的法律风险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是沉重的、代价是巨大的,作为企业的管理层都应当将合同的法律风险,纳入企业的正常经营风险加以重视,有效地防范或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际上也是为企业创造效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律风险为,债务人无力还债时替债务人偿还债务的风险。因为我国《担保法》规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在装修合同中常见的法律风险有:1.合同主体不明晰2.书面文件不全3.增减项未加入合同4.材料供应不做确认5.工程验收不细心。装修合同是业主与装饰公司或施工队签订的一个装修约定,是有法律效益的一个文件,所以在签订时一定要注意这几项是否明确。
-
装修合同常见法律风险有哪些
装修合同常见法律风险如下: 1、合同主体不明晰:签合同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甲方和乙方,包含其名称及联系方式。 2、书面文件不全:施工合同不只是一本合同书而已,经过双方认可的工程预算书以及装修施工的全套设计、施工图纸都是施工合同的有效构成要件。
2021.03.09 137 -
装修合同常见法律风险有哪些
装修合同常见法律风险如下: 1、合同主体不明确,签订合同时,甲乙双方应先确定,包括其名称和联系方式; 2、书面文件不全,施工合同不仅仅是一份合同。经双方认可的工程预算和装修施工的全套设计,施工图纸是施工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 3、增减项目未加
2022.04.14 623 -
-
涉外离婚常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我国涉外离婚诉讼的风险包括: 1、案件审理时间不受六个月审理限制,案件情况复杂,审理时间长,可能导致当事人疲于应诉; 2、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费难以支付; 3、调查困难,国外夫妻共同财产难以查明,可能侵
2021-11-09 15,340 -
房屋买卖常见风险有哪些
还在为高额的中介费发愁吗?还在为房产交易的风险担心吗?搜房网上市公司:房产交易代办,仅需3000元。一站式服务,让您在交易过程中避免损失,直到拿到房产证为止。让您买卖房无后顾之忧!细节决定成败,搜房代
2022-03-15 15,340 -
p2p网贷诈骗常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p2p网络借贷被骗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首先在确定被骗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警;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当时购买记录,与客服的聊天记录等);做好长期跟踪的准备(这种金融类案件,周期都会偏长一点)。 第二
2022-04-26 15,340 -
安置房买卖中有哪些常见风险?
1、家庭成员可能对拆迁安置房的分配有异议。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法院解决,不确定最终确定的合法权益人是谁;2、无产权的拆迁安置房可能因其他原因无法办理产权证;3、由于交易时间长,房价可能发生变化。
2021-12-31 15,340
-
01:17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哪些隐名股东,就是投资人使用别人的名义持有而自身享有权利的公司股份,隐名股东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确认其显名股东的身份,实际上,其承担对公司的投资责任。 虽然我国法律没有禁止隐名股东,但是隐名股东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如下: 法律不保护其投资利益;
835 2022.04.17 -
00:59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除非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但是,就算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仍然存在,比如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可能会就股权权属产生争议;名义股东未经
1,0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