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果偷税漏税会被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公司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只要事实存在、证据确实就会受到法律制裁。2、《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偷税漏税是不能够起诉的,因为这并不是民事纠纷。当事方只能向相关部门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 当事人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举报,也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举报。 若是举报事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举报中心可以应实名检举人要求,视情况采取口头或者书面方式解释不予受理原因。 不予受理的情形有: 1、无法确定被检举对象,或者不能提供税收违法行为线索的。线索包括对方偷税漏税的形式等。 2、检举事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以及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 3、对已经查结的同一检举事项再次检举,没有提供新的有效线索的。
-
公司偷税漏税什么后果
偷税漏税最后的结果就是补缴相应税款或者承担行政责任,触犯刑法规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公司偷税漏税的行为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多次偷漏税行为的,更是会严重处罚,而且一般是会按照偷税数额一到五倍来计算罚金。
2020.06.03 212 -
如果公司偷税漏税财务负责人会有事吗
企业偷税漏税财务人员是否要负法律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财务人员直接参与犯罪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公司偷税漏税财务负责人责任是连带责任。如果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那么法人代表和财务会受到处罚。
2020.06.10 277 -
公司偷税漏税员工会一起处罚吗
公司偷税漏税员工是否会一起处罚,要分情况而定: 1、如果员工不知情,那不会处罚; 2、但是如果员工知情,并且帮助企业偷税漏税,如财务为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在企业受到处罚的同时,法律也会依法让作为财务的员工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
2022.10.21 917
-
公司偷税漏税会被起诉吗
当然要承担责任,可能涉嫌逃税罪,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
2022-02-09 15,340 -
公司偷税漏税被起诉会怎么样
1、公司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只要事实存在、证据确实就会受到法律制裁。2、《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2022-03-25 15,340 -
公司偷税漏税被起诉了会怎么样
1、公司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只要事实存在、证据确实就会受到法律制裁。2、《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2022-03-15 15,340 -
我们公司偷税漏税被起诉会怎样?
1、公司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只要事实存在、证据确实就会受到法律制裁。2、《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2022-04-11 15,340
-
00:44
公司偷税漏税会受哪些处罚公司偷税漏税会受下列处罚:一、尚未构成犯罪的,会面临以下处罚:1、由税务机关追缴公司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2、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二、构成犯罪的处以下列处罚: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2,449 2022.05.11 -
01:04
怎么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举报偷税漏税的公司得方式如下:应当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的举报中心举报。由于国税地税管辖范围不一致,要注意弄清楚举报内容涉及的税款,属于哪个税务机关管辖。举报中心举报的范围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
3,511 2022.04.12 -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80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