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法后怎样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十二条当事人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三条当事人合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经督促、引导,能够主动改正或者及时中止合同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行政处罚。所以,警告是处罚的一种,是与罚款是同时进行的,除非是在处罚之前,已经及时纠正的,否则仍然有权处罚。但是,要是对处罚不服的,你可以向处罚机关的上级部门提起行政复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对方不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继续履行或者解除合同赔偿相应的损失。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3、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②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③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4、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受损害方根据标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5、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6、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
合同违约怎样处罚?
合同违约没有法律处罚,只需要进行民事赔偿。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两者都没有约定可以请求违约人赔偿损失,损失赔偿额
2021-07-23 15,340 -
违法合同怎样处理
合同因违法而被宣布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如果行为人因此取得了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对方相应的损失;法律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
2022-07-11 15,340 -
违法和解除劳动合同要怎样处罚?
邓先生用人单位不按规定解除,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根据《》第3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
2022-08-26 15,340 -
违法接触劳动合同会该怎样处罚?
只能说单位对理有误,是因为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交辞职报告【双方同意立即,单位无须30天后批】因为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一用人单位依照38条解除合同的。二到七应该于
2022-08-26 15,340
-
00:53
合同违约怎样打官司合同违约打官司流程如下:1,确定管辖法院;2,准备诉讼材料,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材料:起诉状及副本;原告、被告的身份证明材料;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3,准备好材料之后,就提交到法院立案庭,并且缴纳诉讼费。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
974 2022.04.17 -
00:45
违反合同违约金怎么样赔偿违反合同违约金赔偿,具体情况如下: 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需要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予以增加。
1,756 2022.05.11 -
01:28
违约合同怎么处理合同违约的处理办法为: 1、继续履行。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双方当事人鉴定合同后,一方有违约行为,而合同中约定不明确无法判定违约责
3,36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