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释里什么叫重婚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相关的司法解释:1994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指出: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处罚。相关的法条:《刑法》第258条规定,对于重婚罪的刑罚是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案为自诉案件,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此要符合提起自诉的条件,否则将不被人民法院受理。重婚罪的自诉人要提起自诉,最重要的是收集证据,证明对方与他人确实在外以夫妻名义生活。要证明对方与其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要靠自己搜集证据,收集的证据可以包括:一、调取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由居委会出具对方与他人共同以夫妻名义生活的证明。二、对方与他人在外以夫妻名义生活的居住地的附近群众的证明。在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通常要达到一定时间,一般认为是三个月;另外,主要需要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的证明,这是很重要的。在起诉重婚罪的诉讼中,搜集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双方只构成同居关系,而不构成重婚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重婚,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另一夫妻关系。依据有关司法解释,重婚有两种情况:一是法律上重婚,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指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二是事实上重婚,即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认定重婚,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另一夫妻关系。依据有关司法解释,重婚有两种情况:一是法律上重婚,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指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二是事实上重婚,即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
司法解释什么叫客体
客体是指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犯罪客体一旦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确定犯的是什么罪以及它的危害程度。因此,客体
2022.04.12 669 -
司法解释什么叫客观
客观方面,主要是指刑法中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并且由此社会危害性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某些犯罪中还包括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对于任何的犯罪来说,肯定是要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如果只有犯罪思想而无犯罪
2022.04.12 771 -
司法解释什么叫客观
客观方面,主要是指刑法中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并且由此社会危害性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某些犯罪中还包括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对于任何的犯罪来说,肯定是要以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2020.10.04 268
-
什么叫重婚罪司法解释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
2022-03-15 15,340 -
重婚罪有什么司法解释
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类型:(1)与配偶登记结婚后,与他人登记结婚再婚。也就是说,两个法律婚姻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书的,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
2021-10-22 15,340 -
重婚罪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法复[1994]10号) 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
2022-03-17 15,340 -
重婚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重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与配偶后,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
2022-08-31 15,340
-
01:01
什么叫重婚罪
我国刑法对于重婚的定义是:有配偶而重婚,或者明知别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这个解释在实践中比较狭隘,只规定了当事人已经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形。实际上,有配偶还与他人以夫妻名义生活的,也涉嫌重婚罪。也就是说,重婚罪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再次领取
2,740 2022.04.17 -
01:07
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
非法经营罪一般指的是违反国家的规定,并出现以下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其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
3,607 2022.04.12 -
01:41
逃税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我国《刑法》规定了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1、如果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从而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4,510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