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提出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与方式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必须注意及时申请,否则申请事项将被驳回。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不经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另需注意,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仲裁《裁决书》即发生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有: (1)当事人申请; (2)审查受理劳动纠纷; (3)组成仲裁庭,作出回避决定,调查取证,拟定仲裁方案; (4)通知当事人,先行调解,开庭裁决,制作仲裁裁决书。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有哪些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当事人一方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
2020.04.10 111 -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 1.协商(和解)。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没有提出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可以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主动调解。 3.仲裁。劳动
2020.07.20 307
-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四种: 一是协商解决 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应首先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同时也是在解决争议过程中可以随时采用的。协商解决是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基础
2022-01-21 15,340 -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具体有哪些方式
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一)劳动争议协商 (二)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步骤如下: 1)申请。2
2022-04-22 15,340 -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规定
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一)劳动争议协商 (二)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步骤如下: 1)申请。2
2022-05-09 15,340 -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有哪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规定的
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一)劳动争议协商 (二)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步骤如下: 1)申请。2
2022-04-15 15,340
-
01:15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而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这时候可以选择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的争议问题。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更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566 2022.04.17 -
01:17
劳动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
劳动合同纠的纷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和解,即为在尊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利益的基础上,针对双方存在异议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2、调解,即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帮助下,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劳动合同纠纷
1,382 2022.04.17 -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8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