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好后还会被判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仍然是有可能被判刑的。取保候审只是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当事人被取保候审的,并不表示当事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再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最后仍然会由法院进行审理并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果不构成犯罪,则会因撤销刑事立案而不会被判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仪表盘上放手机支架不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驾驶机动车不能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所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是可以安装手机支架的,但要注意安装的位置。
算。黄灯亮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通行,而黄灯亮时车身没通过停止线而继续前行就会被视为闯黄灯,会罚款200元并扣6分处理。只要在黄灯亮的3秒内通过停止线就不算是闯红灯,但是需要注意是否有闯黄灯的嫌疑,而绿灯变黄灯瞬间开过去不不属违章行为,为了安全起见,在绿灯快熄灭时应该停止行驶,否则容易被电子警察拍摄闯黄灯或者闯红灯。
-
什么是宪法宣誓仪式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
2020.07.13 231 -
什么是公司清盘
清算可简单分为两类: 1、自动清算公司成员如合伙人、有限公司股东的意愿,认为公司原有使命已完成,或公司再经营也不必要,因此主动清算,出售资产,返还现金,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等,结束公司法律个人。自动清算可分为公司成员自动清算和债权人自动清算;
2022.04.13 1,430 -
关于宪法宣誓仪式是什么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
2020.03.29 377
-
宜昌仪征会宴表怎么写?
抬头应该写清楚是向谁申请的、其次,正文——分三部分。比如xx区领导或xx区、无住房的情况,需要公租房的申请。3、收入情况)。2。此部分主要表明自己想申请公租房的决心和最根本的原因、出生年月、工作情况或
2022-10-26 15,340 -
请问楼盘五证一表分别是什么意思?
(1)国有土地使用证。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建筑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 (4)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5)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2022-05-25 15,340 -
内盘外盘是什么意思?
1、股票软件一般都有外盘和内盘,打开个股实时走势图,在窗口的右边就会显示个股的外盘和内盘情况。通过对比外盘和内盘的数量大小及比例,投资者可能发现当前行情是主动性的买盘多还是主动性的卖盘多,是一个较有效
2022-06-25 15,340 -
什么是税盘? 是税盘清卡吗?
通常,上个月的发票本月申报,上个月末,所有的发票数据都存在ic税控制卡。然后,本月应该申报上个月的税金,税务部门提交上个月的发票数据,提交结束后,即使上个月的事情没有了,清卡也是清楚上个月的数据,这个
2021-10-23 15,340
-
01:32
保荐代表人是什么意思保荐代表人实际上就是上市后备的企业和证监会之间的一个中介的角色,它相当于是计划上市企业的一个代表,代表其向证监会作担保推荐企业进行上市。 一般一家企业提出上市需求之后,首先就会选定有保荐资格的券商,然后券商会派出保荐代表人为企业做相关上市的
2,172 2022.04.15 -
01:14
警察执法不开记录仪怎么处理警察执法不开记录仪,民警将被扣分,扣分结果直接与民警年终考核挂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2、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10,504 2022.04.17 -
01:00
什么是表见合同其效力如何表见代理合同的效力需要视情况而定。表见代理合同是指行为人事实上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认为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签订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表见代理合同的相对人必须是善意且无过失的。如果相对人是出于恶意,即明知他人
1,1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