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办理员工离职需要什么手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就需要出具离职证明,所以离职一年后劳动者可以和原用人单位协商重新出具离职证明。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投诉用人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辞职应当办理的手续有: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 3、归还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6、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对于公司认为需要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则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中明确员工的相应义务。 7、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8、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用人单位没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会存在单位没有给予员工办理离职证明的情况,在员工进入其他单位时可能会由影响。 如果是员工申请辞职,满足时间期限而单位没有办理,那么单位是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是可以以此向劳动部门投诉给单位带来麻烦的。
-
用人单位应该如何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用人单位该这么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1、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 3、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 4、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支付
2020.11.27 259 -
用人单位该如何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对于离职员工,用人单位应当加强离职程序的管理,即规定离职程序。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当给其出具离职证明;没有按照离职程序辞职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违纪处理。
2020.09.12 208 -
辞职需要原单位办理什么手续
辞职需要原单位给办理离职手续,还需要原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证明,以及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在离职的同时原单位还要结清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需要进行工作交接。
2020.03.24 191
-
用人单位如何应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1、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批准后,办理工作交接; 3、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 4、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支
2022-06-24 15,340 -
用人单位不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有什么风险
劳动者没有办理离职手续,不辞而别,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其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
2022-11-20 15,340 -
离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吗, 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
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为其办理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
2022-03-01 15,340 -
员工要离职要收单位什么手续
由单位申请认定工伤,员工配合出具诊断证明等资料就可以,具体由单位负责。
2022-10-24 15,340
-
00:51
被迫离职需要办理离职手续吗被迫离职需要办理离职手续。虽然被迫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一旦离职,就应当进行工作交接,办理相应的离职手术。不能因为用人单位强迫离职,而采取不遵守相关程序的方式处理。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8,307 2022.04.17 -
01:00
离婚时需要办理什么手续男女双方如果对于子女的抚养权,债权债务等问题,并没有什么争议,双方都同意离婚的,那么双方可以签订离婚协议。签订离婚协议之后,只需要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离婚登记,民政部门会颁发离婚证,此时双方的婚姻关系也就解除了。男女双方如果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无
962 2022.04.17 -
01:22
离婚房产需要什么手续办理离婚双方系协议离婚(离婚双方协商一致)的,协商一致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完成后,其中的房产分割后要办理房产证更名的,应当由离婚双方携带以下材料到当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须加盖民政部门公章或民政
1,21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