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案件存在第三方作证的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人民法院在审理借贷纠纷的案件时,一般会要求原告提供书面的凭证,在没有书面凭证的情况下,原告可以将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作为证据提交,录音时不需要第三方在场; 2、如果有案外人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3、《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四条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被拖欠钱款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过激行为、暴力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否则,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案件中认定存在第三者的证据: 1、书面证据:对方因婚外情被曝光,在情急之下写的表示悔改的保证书、道歉书等; 以及对方单位在查实其婚外情后对其作风问题作出处理的书面材料;还有就是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书信往来。 2、电子证据: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短信、电子邮件或电话录音等,但短信、电子邮件均应先做一公证,再提交法院为宜。 3、视频证据:把对方与第三者捉奸在床的视频录像或照片,收集此类证据要注意不能侵犯隐私权。
离婚案件中认定存在第三者的证据如下: 1、书面证据:比如过错方书写的保证书; 2、电子证据:双方的短信、电子邮件或者电话录音等; 3、视频证据:对方与“第三者”捉奸在床的视频录像或照片;等等。
-
如何取得证明存在第三者的证据
(1)“保证书”、“道歉书”等; (2)单位查实员工婚外情存在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作出处理,留存的处理材料; (3)双方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 (4)照片视频等,但注意不得侵犯隐私权。 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判决离婚以及请求离婚损害赔
2020.12.07 163 -
如何取得证明存在“第三者”的证据
(1)“保证书”、“道歉书”等; (2)单位查实员工婚外情存在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作出处理,留存的处理材料; (3)双方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 (4)照片视频等,但注意不得侵犯隐私权。同时根据法律规定,判决离婚以及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2020.08.18 274 -
离婚案件中认定存在第三者的证据有什么
离婚案件中认定存在第三者的证据: 1.书面证据:对方因婚外情被曝光,在情急之下写的表示悔改的保证书、道歉书等;以及对方单位在查实其婚外情后对其作风问题作出处理的书面材料;还有就是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书信往来。 2.电子证据: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
2020.10.10 98
-
离婚案件中,如何调查对方的存款情况?
不善良的人是需要经过认识和交往才能辨认出来,夫妻也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或事,情随境迁,等到某一天,你发现另一半已变得陌生,你可能会发现家里的财产情况也是模糊的。指望对方良心发现,在法庭上如实
2023-06-13 15,340 -
一方方面存在的情况如何要求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022-10-25 15,340 -
在只知道对方存款账户的情况下如何查存款情况
个人是无权查询他人帐户的,如果涉及经济纠纷可以在诉讼中申请法院查询。
2022-11-02 15,340 -
离婚案件中认定存在第三者的证据有
离婚案件中认定存在第三者的证据: 1、书面证据:对方因婚外情被曝光,在情急之下写的表示悔改的保证书、道歉书等; 以及对方单位在查实其婚外情后对其作风问题作出处理的书面材料;还有就是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书
2023-07-26 15,340
-
01:18
办第三胎准生证需要什么证件
办理第三胎准生证需要的证件有: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结婚照片两张。办理第三胎准生证流程是:夫妻双方到各自的户籍所在地的计生部门领取一胎婚育证明,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盖章,带着所有证件及怀孕的医院诊断证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国家
9,388 2022.04.17 -
01:08
第三代身份证和第二代身份证的区别
第三代身份证和第二代身份证的区别如下:第三代身份证在第二代身份证上进行升级,在集约型身份证信息上下功夫,如集约多卡功能于一身,可以植入银行卡信息、交通卡信息、日常生活信息如购物卡、打折卡、医疗卡等在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
16,153 2022.05.11 -
01:25
第三方代签的合同有效吗
代签的合同有效。 1、当事人授权第三人代签的,合同有效; 2、如果代签名的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进行代签的,则该代签名的行为属于效力待定。当事人虽不知情,但如果事后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则被代理人对该签名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如
1,405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