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未缴纳社保辞职能要补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司未给购买社保,如果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的,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的。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辞退未缴纳保险的员工应该补交在职期间的社保和经济补偿,以及未通知就辞退的一个月的代通知金。用人单位未为员工缴纳应缴的社保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双方若是协商不了,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相应的劳动经济赔偿和补偿。
未按实际工资交纳社保辞职有补偿,劳动者可以就补偿和用人单位协商,因为法律没有规定未按实际工资交纳社保要给付补偿。但是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纳,未足额缴纳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
员工不缴纳社保可以辞职吗
单位不缴纳社保可以辞职,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是违法的,国家强制性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
2020.08.20 225 -
社保未按实际工资缴纳 离职人员需要补吗
1、劳动者可以先和单位协商让他们按正常程序补缴,同时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受处罚时的负担情况; 2、协商不成时,可以走劳动仲裁的程序,直至到法院起诉,但要注意诉讼时效; 3、也可以同时去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2020.07.17 152 -
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补偿
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如果员工因此而与单位解约的,单位要按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向其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补偿给员工半个月的工资。另外还需要及时为员工补缴社保。
2020.06.05 311
-
公司未缴纳社保, 员工辞职, 能否获得补偿
是否是违法辞退需结合具体情况。当时的具体经过是什么?公司未缴纳社保,您可以基于未缴纳社保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主张经济补偿金,社保未缴纳,可以要求补缴。是否有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2022-01-21 15,340 -
公司未缴纳社保辞职需要补偿吗
首先,员工辞职是否是书面辞职?辞职报告是否写明因单位未缴纳社保辞职?根据上海地区司法实践,员工辞职未写明辞职原因,后以该原因申请仲裁的,一般不支持,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反之,如果员工其次,为员工缴纳
2022-03-12 15,340 -
辞退员工要缴纳社保与补偿吗?
补偿金包含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基数。也包括奖金、加班费这些。经济补偿金=补偿时间×离职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平均工资的算法:是当月所有的应发工资数,就是扣个人保险及公积金以前的那个数。扩展资料:根据《劳
2022-10-05 15,340 -
没有缴纳社保的员工辞职有补偿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本人辞职,原则上不能得到经济补偿金。但是从你讲述的情形来看,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保,如果你目前无法在单位继续工作下去,本人也想离职,可以先采取行动,以单位未缴纳社保为
2022-01-31 15,340
-
01:09
如何补缴纳社保社保补缴,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携带相关证件和资料,到户口所在地区社会劳动保障局申请补缴社保; 2、在社保局填写好社保补缴申请书,并提交; 3、申请通过后,申请人就可以缴纳社保费用,也就是养老保险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 社保补
11,170 2022.05.11 -
01:25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辞退要补偿吗不能胜任工作是因为客观上他不适合,表现为劳动者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但主观上没有过失。所以被辞退的话是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6,371 2022.04.15 -
01:15
员工挂靠别的单位缴纳社保员工挂靠别的单位缴纳社保是可以的。但是存在以下不好影响: 1、员工需要全额承担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的费用,那么缴纳金额会比较多; 2、员工在出现事故之后如果是属于工伤范畴的,可能会存在纠纷; 3、挂靠单位代缴存在单位没有缴纳或者少交的风险;
15,20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