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自愿悔罪有哪些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依法应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关于“对于被害人有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被害人对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善良风俗的背离程度,以及促使被告人实施加害行为的关联度等情况----”的规定,对被告人应从轻处罚。 二、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悔罪态度好,应从轻处罚。被告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当庭认罪具,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有坦白情节,悔罪态度好,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等相关规定,依法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本案因民事纠纷引起,被告人主观恶性小,平时表现一贯很好,无前科,系初犯、偶犯。因此,依法应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四、案发后,被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弥补给被害人造成的伤害,被告人家属多次积极与被害人协商,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肇事方不结案可以起诉。通常来说,受害人不愿意结案的,是因为赔偿没有达到心里标准,所以可以起诉,由法院判决赔偿的数额。起诉方准备好财产保全,民事诉状、证据,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之后等待法院的处理。
有效的,双方在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和解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的一部或全部,自愿协商达成如何执行的协议。执行和解协议一经达成就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该协议明确了执行的方式、内容、时限,对权利人义务人都具有约束力;只要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就不能再按原判决执行,当事人也不能再反悔。
-
自愿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自愿签订的合同并不是都有法律效力。即使合同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的,但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仍然会无效。
2021.01.18 144 -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有哪些自首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密切人; (二)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与其关系密切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
2020.11.25 114 -
自愿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承诺书实质上也属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需要看行为人是否满足下列条件:行为人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承诺书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1.04.27 285
-
受害人自愿悔罪有哪些?
一、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依法应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关于“对于被害人有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被害人对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善良风俗的背离程度,以
2022-04-11 15,340 -
受害人自愿悔罪情节有哪些
一、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依法应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关于“对于被害人有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被害人对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善良风俗的背离程度,以
2022-04-03 15,340 -
受害人承诺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1、承诺者对被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利,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存在被害人承诺的问题,只有被害人承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才有可能排除犯罪成立。 2、被害人承诺事项具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即使有被害人
2022-05-13 15,340 -
被告人自愿认罪悔罪, 自动赔偿的情况下, 可以减少受害人赔偿吗
法律无情人有情,被告触犯法律,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但受害人主动要求减轻处罚被告人。制裁只是手段,刑罚不是单纯的惩罚,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刑罚的目的是通过上述手段治病救人,让他改过自新。而被告人自案发以来
2021-09-29 15,340
-
01:11
公司解散效力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解散效力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对于将要解散的公司,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进入清算流程;如果是因为合并分立导致公司解散的,也必须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处理现有的债权债务问题。 2.当公司的权利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时,不
742 2022.04.17 -
01:09
保险合同有哪些效力
保险合同的效力是指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否具有法定的有效性。在法律上所理解的保险合同“效力”,是指保险合同是“有效”还是“无效”。无效有约定无效与法定无效两种。约定无效由合同的当事人任意约定。只要约定的理由出现,则合同无效。
1,749 2022.04.17 -
01:09
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承诺函有法律效力吗
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承诺函,违反了我国社会保险法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足额缴纳、代扣代缴社保费用,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用人单位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用,社保征收机关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
7,7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