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不受理公务员工龄补偿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龄纠纷是否可诉,有何依据?可诉。 下列司法解释中的“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不就是指是工龄嘛,如果不可诉,那么何必分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受理,你可以象上级法院申诉。还可以象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最后还可以找人大,院长接待日找院长要求给出不予受理的合法理由。总之“不属于法院管辖”的说法过于泛泛,很难说是因为什么不予受理。 3、2001年4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是规定了因用人单位作出不利于劳动者的决定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诉讼,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同时,需要计算工龄,为解决劳动纠纷提供科学依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条 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社保补缴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理由是补缴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职权,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劳动者应当向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寻求救济。
-
公司不给员工补偿怎么办?
公司撤柜后该如何给员工赔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公司撤柜后,双方因此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公司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卫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的,则应另外向员工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2、如果双方同意由公司安排其它工作而不解除劳动关系的,则
2020.11.08 310 -
公务员工龄怎么算
公务员工龄的计算: 1、公务员的工龄是从任命为公务员之日所属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属月份的年数(不满1年时,每个月按1/12计算)。 2、退休的公务员、军人、私立学校教职员(不适用公务员年金法,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员年金法者除外。)重新任
2020.02.17 2,114
-
公务员工龄补偿不受理法院会怎么判
工龄纠纷是否可诉,有何依据?可诉。 下列司法解释中的“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不就是指是工龄嘛,如果不可诉,那么何必分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受理,你可以象上级法院申诉。还可以象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最后还可以找
2022-04-03 15,340 -
公务员工龄补偿争议法院不受理该怎么办
工龄纠纷是否可诉,有何依据?可诉。 下列司法解释中的“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不就是指是工龄嘛,如果不可诉,那么何必分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受理,你可以象上级法院申诉。还可以象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最后还可以找
2022-05-05 15,340 -
公务员工龄补偿是否属于法院不受理范围
工龄纠纷是否可诉,有何依据?可诉。 下列司法解释中的“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不就是指是工龄嘛,如果不可诉,那么何必分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受理,你可以象上级法院申诉。还可以象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最后还可以找
2022-04-18 15,340 -
公务员工龄补偿争议是否属于法院不受理范围
工龄纠纷是否可诉,有何依据?可诉。 下列司法解释中的“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不就是指是工龄嘛,如果不可诉,那么何必分担举证责任?法院不受理,你可以象上级法院申诉。还可以象检察院提起审判监督。最后还可以找
2022-03-21 15,340
-
01:25
工地受伤赔偿不合理怎么办
如果是因工受伤,且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工伤员工直接由该单位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即可,被认定为工伤后即可享受工伤赔偿。如果说当事人是没有承包资质的施工单位下的劳动者,则应该要求将工程违法分包出去的有资质的用工单位承担责任。如果涉及相
840 2022.05.13 -
00:53
员工不接受降薪怎么办
员工不接受降薪的,公司有以下的两种处理方法: 1、公司只能让员工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2、员工不接受降薪,但是公司执意辞退员工的,那么公司需要对员工做出相应的补偿。因为公司擅自降薪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在降薪前,必
6,408 2022.04.17 -
01:08
工地受了工伤公司不处理怎么办
劳动者受工伤后用人单位不赔偿或者少赔偿,劳动者需要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一般会在60日内得到工伤认定结果。得到工伤认定结果之后,劳动者可以选择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商定赔偿范围,争取合法权益;若协商不了,可以选择当地仲裁机构
652 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