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他人产品以商标出售属于侵犯商标权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不属于侵权。 2、购买他人产品后,经过简单包装或者更改包装、商标标识后出售的,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盗用他人商标属于商标侵权。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或者裁定,对宣告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决定,以及履行的商标转让或者使用许可合同,不具有追溯性。但是,因商标注册人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予以赔偿。
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也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法律同时规定了,如果侵权人不知情,并且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不知情的侵权人也需要承担停止销售该产品,提供购买渠道以协助查办伪劣产品来源等侵权责任。
-
销售假冒伪劣的商品属于侵犯商标权吗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属于侵犯商标权,但是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需要承担停止侵权,没收侵权产品的责任。
2020.06.15 210 -
侵犯商标权属于犯罪吗
刑法分则规定侵犯知识产权罪中,有3种是侵犯商标权方面的犯罪。具体是:假冒商标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罪。
2020.03.02 263 -
怎样属于侵犯商标权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2020.06.04 172
-
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
1、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不属于侵权。 2、购买他人产品后,经过简单包装或者更改包装、商标标识后出售的,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
2022-03-02 15,340 -
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
1、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不属于侵权。 2、购买他人产品后,经过简单包装或者更改包装、商标标识后出售的,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
2022-03-26 15,340 -
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是否构成侵犯商标权?
1、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不属于侵权。 2、购买他人产品后,经过简单包装或者更改包装、商标标识后出售的,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
2022-04-08 15,340 -
购买产品包装属于侵犯商标权吗
1、购买他人产品后,以原产品标识、商标出售的,不属于侵权。 2、购买他人产品后,经过简单包装或者更改包装、商标标识后出售的,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
2022-04-10 15,340
-
01:02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处罚规定商标侵权的罚款标准根据侵权情节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主要用于制造侵权货物和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侵权货物和工具。罚款标准如下: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非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
1,778 2022.06.22 -
01:27
侵犯商标权怎么处理在我国,商标侵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控告或者检举,如该侵权行为涉外将由上一级工商管理机关处理。如果被侵权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也可以
2,610 2022.04.17 -
01:18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第一,有违法行为存在。侵权行为人存在《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条例中规定的侵权行为。比如: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
5,1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