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准合同和托收合同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谈判是为实现某项交易并使之达成契约的谈判。所谓合同,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要件”,即“标的、费用、期限”。一旦这几个要件达成协议,合同谈判也就“基本”结束。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这些先决条件是指决定合同要件成立的条件,如许可证落实问题,外汇的筹集,等待律师审查或者等待正式文本的打印、正式签字等。 从自然关系上说,准合同是合同的前身,在内容格式上完全相同,只是一个为草本,一个为正本而已;但从法律上说,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准合同可以在先决条件丧失时自动失效,而不必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但合同则必须执行,否则就是“违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话,由国家编制管理,工资、财政由国家拨款,由国务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而企业是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工资与财政发放并没有太大的限制。聘用合同一方当事人必须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当事人是受聘人员。
信托合同和委托合同的区别在于: 1、信托合同的选用范围仅为贸易活动,委托合同则不限; 2、信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委托合同的受托人是以委托人的名义; 3、信托合同为有偿合同,委托合同可以是无偿的; 4、信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自行承担,委托合同的受托人的费用由委托人承担。
-
信托合同和委托合同有何区别?
信托合同和委托合同的区别如下: 1、委托合同,受托人处理的是委托人的事务。也就是说,委托合同,包括但不限于财产;信托合同,受托人管理或处分的,必须是,仅限于委托人的财产,包括财产权利; 2、委托合同,无论受托人以谁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委
2022.04.14 409 -
委托合同和居间合同区别
居间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有: 1.受托一方的法律地位不同; 2、受托一方的法律地位不同; 3、独立决定权不同,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有权在委托权限范围内独立进行意思表示,居间合同中的居间人在居间活动过程中,并不介入委托人与第三
2021.01.04 197 -
委托合同和承揽合同区别
1、承揽合同的标的物是特定的标的物,具有不可更换性和特定性。承揽合同注重的是工作的成果。如果定作人未向承揽人支付报酬或者材料费的,承揽人对标的物享有留置权。而委托合同不一定有自己的标的物,只要依委托合同的授权,完成委托事项即可,委托合同注重
2021.03.07 395
-
合同谈判和准合同谈判的区别
合同谈判是为实现某项交易并使之达成契约的谈判。所谓合同,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要件”,即“标的、费用、期限”。一旦这几个要件达成协议,合同谈判也就“基本”结束。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这些先决条件是
2022-04-08 15,340 -
准合同和合同谈判区别
合同谈判是为实现某项交易并使之达成契约的谈判。所谓合同,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要件”,即“标的、费用、期限”。一旦这几个要件达成协议,合同谈判也就“基本”结束。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这些先决条件是
2022-04-24 15,340 -
谈判和准合同谈判的区别
合同谈判是为实现某项交易并使之达成契约的谈判。所谓合同,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要件”,即“标的、费用、期限”。一旦这几个要件达成协议,合同谈判也就“基本”结束。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这些先决条件是
2022-04-23 15,340 -
合同谈判和准合同的区别?
合同谈判是为实现某项交易并使之达成契约的谈判。所谓合同,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要件”,即“标的、费用、期限”。一旦这几个要件达成协议,合同谈判也就“基本”结束。 准合同是带有先决条件的合同。这些先决条件是
2022-04-23 15,340
-
00:57
委托合同和承揽合同的区别委托合同是指,委托人和受托人订立的,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的协议。而承揽合同则是指,承揽人与定作人订立的,由承揽人根据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给定作人,定作人接受该成果,并按照约定向承揽人支付相应报酬的协议
2,954 2022.04.17 -
00:57
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区别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区别,今天我们简单讲讲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区别。二者在外观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合同履行存在瑕疵、另一方受到损失等,但是两者在主观上有非常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具有欺骗和非法占有的因素,如果一开始就是抱着欺骗
1,170 2022.04.17 -
01:18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 1、两者的法律效力不同,终止合同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其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而解除合同使合同关系发生既往消灭的效力,其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而对已履行的合同将产生恢复原状的后果。 2、两者的适用情形不
7,06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