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诉讼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行政诉讼的证据的作用是证实或说明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是否存在,任何一个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都需要用证据来加以证明。
行政诉讼中提交证据的方式如下: 1、被告应当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2、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3、被告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4、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即使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
行政诉讼中如何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中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交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起诉被告不作为的事实材料、行政赔偿中损害事实的证据材料;而被告要在答辩期限内提供证据,而答辩的期限是收到起诉书副本15天内。
2020.09.30 152 -
如何在行政诉讼中提供证据
行政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交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起诉被告不作为的事实材料、行政赔偿中损害事实的证据材料。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
2020.06.08 122 -
行政诉讼被告如何提交法律依据
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提交法律依据以及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即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随答辩状提供自身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2020.09.15 139
-
被告如何提供行政诉讼证据
行政诉讼补充证据不可以随时提交,需要在举证期限之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超过期限再提交的,是否采纳,由人民法院决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诉讼程序中没有提出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
2022-08-23 15,340 -
行政诉讼被告如何提供证据
1、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可随意提交证据,若被告补充证据的,必须在举证期限之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否则则需要通过人民法院的批准。 2、《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
2022-11-05 15,340 -
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提供证据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
2022-10-06 15,340 -
行政诉讼被告不提供证据如何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
2022-02-12 15,340
-
01:26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指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的的基本准则,是有关可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中国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所有证据,无论种类,都只有经过法庭的审查属实,才能做为定案依据
3,638 2022.04.15 -
00:57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一般有以下的两个后果,具体如下:1、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应诉,也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审理,甚至还可以作出缺席判决;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
4,942 2022.05.11 -
01:03
起诉离婚需要提供提供哪些证据
起诉离婚需要提供的证据为: 1、提供结婚登记证书; 2、提供婚姻基础状况的证人证言或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3、提供婚后感情的证据材料; 4、提供引起离婚主要原因的证明材料和证人线索; 5、提供子女人数及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是婚生、非婚生还是
2,183 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