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有效期是几年什么情况下要开立借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条的有效期分两种情况: 1、只有借款时间,并未约定还款时间的,债权人即可以在两年诉讼时效到期之前,也可以在认为债务人经济状况恶化,无力偿还欠款时随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借条上明确约定还款时间时,则诉讼时效的计算自约定的还款时间起两年内。 注意事项: 由于借条是发生借贷关系的凭证,因此,借条的持有人就是当然的债权人。你家在借款时写下了借条,但在还款时却在债权人找不到借条的情况下,把钱还了回去,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民间帐目清好弟兄的习俗,又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犯了大忌,一旦债权人否认收到还款的事实,反而以借条为证据向你们、乃至人民法院提出要求你们还款的主张,你们在举证不能的情况下,就要承担败诉的后果,岂不冤枉?! 因此,在此情况下,你可以继续跟债权人索要借条,或让其给你书写于某年某月某日收到你的数额为某某元的还款的收条,以做为你还款的证据,即使将来发生以借条为由继续向你要钱的状况,你也完全可以凭借手中掌握的收条对抗其恶意欺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用于非法用途的借条无效,即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2、趁人之危或逼迫签下的借条无效; 3、没有实际支付的借条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借条无效。
-
什么情况下借条无效?
借条无效的情形: 1、明知对方借款用于非法活动的,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2、违背真实意愿的借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
2022.11.07 92 -
什么情况下借条是无效的
下列情况借条无效: (1)明知对方借款用于非法活动的: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2)违背真实意愿的借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
2021.03.12 135 -
借条无效的情形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借条无效
(1)明知对方借款用于非法活动的: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2)违背真实意愿的借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
2021.01.04 217
-
借条在什么情况下下立生效
借条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书面凭证。 口说无凭,但光有凭借条,也不能笃定借贷关系成立。决定借条生效的关键条件是,出借人将借款提供给了借款人。总而言之,借款从出借人手中转移到了借款人口袋,那么借贷关
2023-02-17 15,340 -
八年的借条什么情况下有效
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没有超过三年的,那么是有效的,出借人的诉求将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如果已经超过了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限,借款人以超过诉讼时效抗辩,出借人的诉求将不会得到法院
2022-10-14 15,340 -
借条在什么情况下有效?
1,借条上只需将借款数额、还款时间、借款地点、借款人等与借还款相关的东西写清楚就够了,当然别忘了写上你的名字。另外,如果你不嫌麻烦,借款数额大、借款时间又长的话,你还可以去办理一下公证。 2,建议复印
2022-08-16 15,340 -
借条什么情况下生效
借条生效的情况是指借条依法成立时生效。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当事人一方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
2022-12-05 15,340
-
00:59
借条的有效期有几年借条在债务人还清全部款项时失效,在此之前,债权人均可以借条为证据到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但是,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
2,174 2022.04.17 -
01:08
借条几年内法律有效借款条的有效期其实就是借款条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只有三年,如果当事人超过借款条的诉讼时效再起诉的话,那么就会丧失胜诉权。 1、借款条的有效期要看借款条写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 2、借款条上写明还
859 2023.02.22 -
01:19
借条的有效期借条的有效期其实指的就是借条的诉讼时效。 一般借条的诉讼时效,不会影响借条本身的法律效力,只要是在合法签订且是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时间是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当然如果借条过了诉讼时效,可能就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民法总则的有关借条诉
5,1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