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扣我工资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照劳动法律规定,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只要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如果因你的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注意:造成经济损失须有证据,仅仅是工作失误未造成损失的不算)应当赔偿,但每月扣除的赔偿金额不得超过你工资收入的20%且剩余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同时可以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和经济补偿金)。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都对用人单位依照法律和合同约定向劳动者足额、及时发放工资做了规定,不得随意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得将扣发工资作为处理职工的一种处罚性手段。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突然离职,公司无权克扣劳动者的工资。除了在合同中依法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可以扣除工资的情形以外,用人单位不得私自扣除劳动者的工资,乱扣工资属于违法的行为。
-
因公司原因放假扣工资吗
《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
2020.08.25 364 -
公司扣我工资怎么办
公司扣发工资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私自扣工资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返还的,根据现行规定,除了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2020.07.19 581 -
工作没签合同扣工资的原因
劳动者需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的证据,然后去申请劳动仲裁,或是进行投诉,要求支付劳动报酬,以及未签合同需要支付的双倍工资,同时可解除合同,要求赔偿。
2020.08.05 159
-
公司以我的原因扣我工资,我该怎么办,我的工资被扣了,我该怎么办
按照劳动法律规定,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只要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如果因你的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注意:造成经济损失须有证据,仅仅是工作失误未造成损失的不算)应当赔
2022-03-25 15,340 -
我因为前一个月的离职原因公司没扣工资
申请,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2、,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
2022-09-12 15,340 -
怀孕期间公司以我的工作原因扣工资,我该怎么办?公司不给发工资?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第三款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产假的待遇: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第二,产前假,工资按照
2022-03-18 15,340 -
公司因为身体原因扣员工工资
建议和单位沟通解决。如果劳动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胜任原职务的话,单位可以根据情况改变职务。如果劳动者仍不能胜任工作,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很显然,您的单位领导没有及时作出正确决策,而是让您回
2022-01-19 15,340
-
01:12
公司拖欠我们工资怎么办
拖欠工资分两种情况,自离员工需要到司正式办理离职手续后方可为其结算工资。正常离职的员工有权要求当即结清工资款项,如无纠葛可等下个月公司发薪日一并打卡发放。如果产生其他问题,可申请劳动仲裁,并可要求就拖欠工资予以补偿,尽可能与原公司人力资源部
852 2022.04.17 -
00:52
因公司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的怎么处理
因公司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的,那么可以要求单位进行补缴。通常情况下,一般单位只能做2个月的补交,如果需要补缴更长时间,那么只可以通过一些代理机构来操作。有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当地社保局。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需要依法按时足额征收社会保险费,并且需要把缴
10,836 2022.04.17 -
01:18
因公司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因为自身原因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规定一个统一的赔偿金额,在个案中,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
2,52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