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如何提取?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辞职后公积金一般不可以取出 一般的辞职后公积金是不可以取出的。公积金帐户暂时会被封存起来,但是帐户里的钱始终是你的。以后重新就业可以用原来的帐户继续缴纳的。如果一直没有就业, 公积金处于停交状态, 不可以用来贷款。并且个人公积金不可以个人缴纳, 只可以自行缴纳"三险" ,公积金必须有工作单位代为办理。 2.特殊情况辞职后公积金可以取出的特殊情况 而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帐户中的储存余额:(1)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时。(2)在离休、退休或到达离休、退休年龄时。(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4)户口迁出本市或者出境定居时。(5)非当地户籍职工调离当地时。(6)职工偿还购房贷款本息时,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储存余额抵冲。 其中(2)、(3)、(4)、(5)情形,职工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应以销户形式全额提取,所提取的金额为职工私人所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住房公积金提取流程包括:需要满足公积金提取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申请支取住房公积金:符合国家法定离退休年龄,并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工;职工在职期间去世,由继承人或遗赠人领取;丧失劳动能力并与本单位签订了终止劳动关系合同的职;购买自住住房的职工;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职工;为偿还购房贷款的职工;出国定居的职工;到公积金管理部门申请公积金提取。
-
如何提取公积金
提取公积金的方式如下: 1、直接去公积金中心柜台办理的。填个申请表找自己单位盖章,然后带上合同原件,首付款收据,身份证,结婚证加上要提取到账的银行卡直接去办理即可; 2、在网上申请提取公积金,具体流程如下: (1)打开闽政通,点公积金服务;
2023.04.21 2,921 -
如何提取公积金
1、买房:公积金可以用于贷款买房。 2、租房:本人及配偶在公积金存缴地(既工作所在地)没有自住房、单位自建住房、团购房、拆迁安置房,且连续足额缴纳满3个月(有的地方是6个月),可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 3、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当建造、翻建、大
2020.03.14 175 -
公积金应如何提取
对于公积金的部分提取,一般是指公积金的缴存人按照公积金部分提取的要求,申办公积金的部分提取,最高的提取额是账户总额减十元。对于公积金销户提取,通常和银行账户的销户取款相同,办理销户提取的时候,按照公积金提取的要求去填写提取申请书。然后到公积
2022.04.12 439
-
公积金如何提取公积金
提取公积金的条件是什么: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的存储余额:1。购买自住房的,应当提供购买合同、协议或者其他证明;2、购买自住房的,应当提供建设、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者
2021-12-22 15,340 -
如何提取公积金辞职后公积金如何提取
各地政策不同,广州市:1、员工办理异地户口退休手续的条件:1、非广州市户口并与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2、单位已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封存手续。提取条件为销户提取,提取金额为个人账户当前余额,包括单位存
2021-11-27 15,340 -
购房公积金如何提取购房公积金如何提取
购房后提取公积金,应向银行提出书面贷款申请,并提交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房屋所有权证、契税完税证明等相关材料;签订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开立账户;经贷款银行同意,支付
2021-11-10 15,340 -
如何公积金提取
一.住房公积金提取的申请条件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偿还产权自有的住房贷款本息的 3.租赁住房自住的 4.离休、退休(退职)的 5.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且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2022-04-15 15,340
-
01:29
住房公积金如何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流程如下: 1、如果是第一次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准备以下资料:身份证、购房合同、购房发票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提取证明,以后提取还需要提供本人的《住房公积金提取记录单》; 2、带齐上述材料后到单位的公积金经办人员处办理公积金支取手
74,868 2022.04.17 -
00:58
住房公积金全部提取住房公积金全部提取,第一种方法是可以向自己工作的公司寻求帮助,让公司出面帮忙提取公积金。第二种方法就是通过委托他人来帮助提取个人公积金。还有一种比较独立的方法就是自己直接去提取公积金。如果公积金激活了就可以直接去公积金提取部门直接提取了。根
3,207 2022.05.11 -
01:30
提取公积金所需材料提取公积金需要的材料有: 1、申请人属于购买自住房的,需要提供购房合同协议,购买自建房的,在需要提供建设土地等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关文件。 2、申请人翻建或修建自住房的,需提供规划行政等部门批准的相关文件;如是退休人员,则需提供退休证明。 3、
60,46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