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辨别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以假充真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15日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根据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判断。一般来说,经营者的下列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⑴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⑵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⑶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⑷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⑸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⑹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⑺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⑻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⑼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⑽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⑾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⑿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⒀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其次,根据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属于误导消费者来判断。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当采用一般标准,即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如果该行为不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则个别消费者不得以证明自己确实发生误解来主张欺诈行为的成立。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一般都会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这种损害并不意味着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者损害发生,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 第三,从经营者行为的主观方面来判断。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是故意,但从文义上来理解,欺诈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应无疑义,因此,并非经营者主观故意状态不需具备,而是“欺诈”二字本身已经包含或者揭示了经营者的故意心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公司企业营业执照的真伪查询: 1、通过当地的工商局进行查询,到营业执照上的登记机关进行真伪查询。 2、可以通过”国家信用公示系统“进行查询。 3、可以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进行查询营业执照的真伪性。
-
怎样辨别房产证的真假
辨别房产证的真假的方法如下: 1、印制真品房产证的纸张是印钞纸,而假证一般用普通纸张印制,比较粗糙,可以通过比对纸张的挺括度、音色来辨别房产证的真伪; 2、通过各地房产管理局网站或电话查询发证编号; 3、找同年代、同版本的房产证对字体、字号
2022.08.07 8,213 -
怎么辨别欠条真假
一、验证实际的资金流动。在经济交往中,任何资金的流动,必然要流下财务痕迹。特别是大额的现金流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般都要涉及银行等财务机构。当事人如果在银行存取款,那么银行都会有收付款凭证。因此,法官可以依据根据申请到相关金融进行调查核实
2021.02.08 308 -
怎么辨别离婚证的真假
真的离婚证封面为枣红色且封面烫银,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且纸张采用了防伪水印币纸等等。因为离婚证会因为地区的不同,其印制的版本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实在无法分辨真假离婚证,可以去当地的民政局寻求帮助。
2021.04.04 279
-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以假充真. 以假充真. 以假充真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2-04-16 15,340 -
说的是,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以假充真、以假充真、以假充真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2-04-16 15,340 -
如何识别经营者的行为是否为欺诈、以假充真
1、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22-04-16 15,340 -
怎样辨别是否构成冒充警察罪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规定从重处罚。
2022-06-25 15,340
-
01:15
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什么罪非法经营疫苗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1,696 2022.08.01 -
01:43
怎么辨别合同是否有效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我国,年满十六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拥有独立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法,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
2,160 2022.04.15 -
01:17
无证网贷平台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无证网贷平台的放贷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条件进行判断。 第一,其放贷的行为是否是以营利为目的; 第二,该无证网贷平台是否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所谓“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无证网贷平台机构2年
3,62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