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裁员赔偿金怎么算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经济性裁员中,只有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况下,被裁员工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而在一般性裁员中,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被裁员工均可获得经济补偿金。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如下: 1、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本人认为,提前30日通知,也就是说到员工应该离开单位这一天前的30日的工资是要发的。 2、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五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按1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如果公司违法裁员,赔偿金是按双倍的经济补偿标准来算的,劳动者在公司每工作一年,公司需向其支付二个月的工资。而这里的工资不是当前的月工资,而是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公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
用人单位违法裁员,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0.02.08 157 -
公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
对于公司裁员的赔偿金计算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其赔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对于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对于劳动者每月工资
2020.09.06 384 -
公司裁员赔偿金怎么算
公司一般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应当依据工作年限和计算基数来共同确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8.31 332
-
公司裁员怎么算补偿金,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
在经济性裁员中,只有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况下,被裁员工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而在一般性裁员中,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被裁员工均可获得经济补偿金。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如下: 1、劳动法第二十
2022-04-04 15,340 -
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算,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
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在经济性裁员中,只有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况下,被裁员工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而在一般性裁员中,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被裁员工均可获得经济补偿金。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
2022-04-06 15,340 -
公司裁员怎么算补偿金, 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
在经济性裁员中,只有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况下,被裁员工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而在一般性裁员中,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被裁员工均可获得经济补偿金。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如下: 1、劳动法第二十
2022-03-26 15,340 -
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算, 怎么计算公司裁员补偿金
在经济性裁员中,只有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情况下,被裁员工才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而在一般性裁员中,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被裁员工均可获得经济补偿金。公司裁员补偿金怎么计算如下: 1、劳动法第二十
2022-03-20 15,340
-
01:32
企业裁员经济补偿金企业裁员的经济补偿分为三种,分别是企业规模裁员的经济补偿,企业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和企业员工协商一致裁员的经济补偿。对于企业规模裁员的经济补偿,它的流程是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给员工的经济补偿是员工的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的乘积。企业
1,593 2021.04.25 -
01:36
企业裁员怎么赔偿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计算。工作满一年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工作不满一年只满六个月补偿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补偿劳动者半个月工资。其中工资是劳动者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工资
573 2022.05.18 -
01:10
被公司裁员怎么赔偿被公司裁员的赔偿标准如下,若公司裁员不是合法裁员的,劳动者被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若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若公司合法裁员,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1、可以找公司协商; 2、去劳动仲裁委员会
1,027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