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要求工资双倍赔偿诉讼要求范文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直接请求双倍工资赔偿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需要提交相应证据或证明,由仲裁委予以确认。 主张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或证明,可参阅《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如下规定: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形: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不签订劳动合同能要求双倍工资赔偿吗?
因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主张双倍工资赔偿的注意事项: 1、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劳动者才可以要求双倍工资; 2、支付双倍工资最多不超过十一个月; 3、双倍工资的计算时间一般是满一年时或者离职的那一天截止。
2020.06.19 176 -
劳动者如何请求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
2020.01.01 166 -
劳动者该怎么请求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适用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
2020.01.09 148
-
劳动者要求双倍工资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劳动者直接请求双倍工资赔偿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需要提交相应证据或证明,由仲裁委予以确认。 主张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或证明,可参阅《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
2022-04-16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要求双倍工资劳动者要求双倍工资的
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
2022-04-23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要求双倍工资, 劳动者可以自行索要双倍工资赔偿吗
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
2022-03-03 15,340 -
劳动者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吗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适用特殊时效还是普通时效? 双倍工资的时效问题是劳动争议中经常讨论的问题。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二:第一种是主张适用特殊时效,即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计算时效,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1年;第二
2022-05-13 15,340
-
00:56
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还是三倍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十倍还是三倍,应当根据赔偿的依据进行确定。法律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
3,266 2022.06.15 -
00:53
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吗拖欠工资可以要求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
5,274 2022.05.11 -
01:30
起诉离婚赔偿金可以要求什么赔偿起诉离婚赔偿金,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精神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针对的是有过错方对自己造成的精神损害,比如有过错方实施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严重损害婚姻的信任关系,对无过错方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而人身损害赔偿针对的是有过错方对自
5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