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和仲裁可以同时提起诉讼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决欠款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在此想重点提示一下对“诉讼”的正确认识:对债权人来说,如果协商调解无法索要欠款,就会想到起诉,但对于此类纠纷,不要单纯的认为,诉讼就必须要走繁琐的立案、开庭、判决等程序。 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此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只要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权人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同时,法律还规定:债务人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内没有清偿债务,或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操作得当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收到追讨债务的最佳效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实行一裁终局的仲裁制度,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定后,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由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后可以提起诉讼,但是需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如果仲裁裁决作出后,人民法院对其依法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此时当事人可以就该纠纷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作出的仲裁裁决已经生效并且不存在可撤销的情形,此时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对此不会受理。
-
劳动仲裁后可以提起诉讼吗
劳动仲裁的撤诉按照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事人自己申请撤诉,一种是按撤诉处理。按照目前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撤诉的案件,如果当事人就同一仲裁请求再次申请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
2020.07.09 344 -
合同仲裁后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合同仲裁后不可以提起诉讼。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按照规定行政仲裁是不能进行复议的,行政仲裁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依法,对其内部
2023.04.20 317 -
合同仲裁和诉讼时效
原则上,对于没有特别规定的,仲裁时效适用民法中诉讼时效的规定,仲裁时效也适用于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但如果法律有特殊规定,则按照特殊规定确定。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来说是3年,但是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
2022.04.16 800
-
仲裁前可以提起诉讼吗?
我国《仲裁法》第51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这是作仲裁调解书的法律依据。调解不是
2022-07-09 15,340 -
合同仲裁后可以提起诉讼吗
我国实行一裁终局的仲裁制度,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定后,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由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2023-08-07 15,340 -
同时可以约定仲裁和诉讼吗
同时约定仲裁和诉讼的,对仲裁的约定无效,双方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无法达成仲裁协议的,应当到法院起诉处理。《最高法院关于仲裁法的司法解释》第七条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
2022-10-10 15,340 -
仲裁不服可以提起诉讼吗
(一)仲裁裁决有两种,一是商事仲裁,二是劳动仲裁。无论是哪一种仲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
2022-10-12 15,340
-
01:07
仲裁和诉讼有什么区别
仲裁和诉讼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启动条件不同。仲裁的前提是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双方都同意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进行协商,只要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符合法定条件的法院就会受理; 2、机构不同。仲裁是在仲裁委进行的
211 2022.11.21 -
01:31
什么是仲裁?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专设机构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仲裁机构仲裁的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
3,873 2022.04.17 -
00:52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的区别有: 1、普通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超过普通诉讼时效而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会丧失胜诉权,而最长诉讼时效有20年; 2、普通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最长诉讼
5,72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