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借贷的相互借贷行为是否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答: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的规定,企业之间不得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企业之间签订的这种合同为无效合同。如:约定不论盈亏一方均固定收回本息的联营行为;约定一方向企业投资,但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均固定收回本息的投资行为等,在实践中都将会被认为是变相借贷行为而归于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企业间能否相互借贷
不能。企业间的借贷活动,不仅不能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相反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干扰国家信贷政策、计划的贯彻实行,削弱国家对投资规模的监控,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
2020.04.15 185 -
企业间可以相互借贷么
企业在我国只能成为借款人而不能成为贷款人,即我国禁止企业之间相互借贷。借贷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可以分为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和民间借款合同。目前我国立法只允许法定贷款人依法贷款。
2021.02.27 179 -
-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行为如何判定为无效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答: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
2022-04-13 15,340 -
企业之间借贷是否合法、企业之间能否借贷以及企业之间能否相互借贷?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无效 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借贷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61条的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
2022-05-06 15,340 -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企业间借贷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答: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
2022-03-25 15,340 -
企业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借贷
禁止借贷。企业在我国只能成为借款人而不能成为贷款人,即我国禁止企业之间相互借贷。借贷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可以分为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和民间借款合同。目前我国立法只
2022-06-26 15,340
-
01:12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民间借贷只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相符合,即合法。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行为,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有约定要支付利息的,那么借款的利率必须要遵守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能适当的超过银行的利
5,639 2022.05.11 -
01:19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无论是民法总则还是民法典,都对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作出了最新的修改。根据最新的规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应当适用一般的规定,也就是说适用法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就应当从权利人,也就是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7,1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