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法集资诈骗案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对非法集资罪的认定,依照以下几个方面:集资诈骗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集资诈骗罪客观上必须有非法集资的行为。所谓集资,是指自然人或者法人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募集资金或者集中资金的行为。上海非法集资诈骗量刑在我国《刑法》中对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规定了三个档次的处刑。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对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诈骗数额较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被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诈骗数额巨大的,会被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的罚金。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的罚金甚至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的犯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如常见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人民币20万元以上的就达到立案标准。 集资诈骗罪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立案标准为: 第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达到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 第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上的。
-
非法集资诈骗案立案标准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021.02.17 196 -
非法集资诈骗立案标准
非法集资诈骗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0.09.29 136 -
非法集资诈骗立案标准
个人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三十人以上的存款对象,二十万元以上的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十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单位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一百五十人以上的存款对象,一百万元以上的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五十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并且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2022.04.12 1,370
-
非法集资诈骗案立案标准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募集的资金
2023-02-08 15,340 -
非法集资诈骗立案标准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
2022-01-25 15,340 -
上海非法集资立案标准
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非法集资的犯罪,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如常见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若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人民
2023-08-14 15,340 -
非法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
2021-01-08 15,340
-
01:13
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
单位或者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其有关刑事责任:1、个人实施非法集资诈骗,涉嫌金额达10万元以上的;2、单位实施非法集资诈骗活动,涉嫌金额达50万元以上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2,446 2022.04.17 -
01:06
集资诈骗罪最新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的规定,单位或者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手段非法集资,涉嫌以下行为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相关刑事责任: 1、个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涉嫌金额达10万元以上的;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的手段实施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涉嫌
1,043 2022.04.17 -
01:02
集资诈骗案量刑标准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主要看个人或者单位诈骗的数额。集资诈骗罪达到数额较大,法院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有: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被害人是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行为人假冒国家机关或者公益组织,
96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