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合同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处罚 l、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诈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所谓数额巨大,参照《解释》规定:是指个人诈骗数额达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金额达30万元以上。至于其他严重情节,一般是指进行票据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多次进行票据诈骗、恶习不改的;因其诈骗造成受害人巨大经济损失的;诈骗票据款项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等等。 所谓情节特别严重,是指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个人诈骗数额达到l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达到l00万元以上的,参照《解释》规定,即可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至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主要是指以票据诈骗为常业的,因其诈骗造成他人特别巨大经济损失的,属于惯犯、累犯或多次作案的,具有多个严重情节的,等等。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国对票据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犯此罪且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出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数额在1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 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中国对敲诈勒索罪既遂的处罚标准
我国对敲诈勒索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9.25 286 -
中国对包庇罪既遂的处罚标准
中国对包庇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2020.05.03 142 -
-
中国对合同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
处罚 l、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
2022-03-15 15,340 -
中国对集资诈骗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要区别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量刑不同。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吸收存款额不满20万元或变相吸收存款不满3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损失的,为拘役三个月
2022-01-08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合同诈骗罪既遂处罚
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
2022-02-20 15,340 -
合同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哪些
以下情况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欺骗对方当事人的财产,金额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处罚金额巨大或有其他重大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
2021-10-15 15,340
-
01:16
诈骗犯处罚金的标准涉嫌触犯诈骗罪,必须缴纳相应的罚金,但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确定。首先,诈骗罪是财产类犯罪的一种罪名,是指行为人对受害人个人或者是公共的财物进行诈骗,诈骗的数额较大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判处行为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
1,905 2022.04.15 -
01:38
合同诈骗罪如何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与他人订立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诈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行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达到五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构
54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