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债务追讨债务打官司流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追讨债务怎么打官司: 1、首先确保你的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看看借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还款日期是什么时候。法律规定是借款到期之日起两年,如果你在这两年内没有起诉,也没有催款,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打官司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2、准备好证据: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 3、写诉状:网上有格式的,一般就是写明原告、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调查对方的财产状况,查到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诉前保全,这样就有保障了; 5、将诉状和证据递交管辖法院,一般是被告所在地的法院; 6、法院受理、立案后,你先预交案件受理费,等待开庭审理; 7、如果法院判决你胜诉了,你们双方都不上诉,则判决生效; 8、如果对方不在判决书确定的期限还款,你可以在1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首先要确保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看看借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还款日期是什么时候。 法律规定是借款到期之日起三年,如果你在这三年内没有起诉,也没有催款,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打官司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其次,准备好证据: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写诉状,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调查对方的财产状况,查到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诉前保全。 然后将诉状和证据递交管辖法院,一般是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法院受理、立案后,预交案件受理费,等待开庭审理。 如果法院判决你胜诉了,你们双方都不上诉,则判决生效。如果对方不在判决书确定的期限还款,你可以在1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不打官司如何追讨债务
1.电话催讨,需要注意催收人员的语言素养; 2.书面函件催讨,包括个人函件、公司函件及语气更为严厉的律师函; 3.面访催讨,可以上门催讨,或者是请求第三方介入促成调解。在催讨债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证据保留。
2020.03.06 206 -
不打官司如何追讨债务?
不打官司追讨债务的方式如下: 1、电话催讨。 2、书面函件催讨,包括个人函件、公司函件及语气更为严厉的律师函。 3、面访催讨,可以上门催讨,或者是请求第三方介入促成调解。在催讨债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证据保留。
2020.10.17 158 -
个人追讨债务如何打官司
追讨债务打官司的,首先要确保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其次,准备好证据: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写诉状,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调查对方的财产状况,查到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诉前保全。 然后将诉状和证据递交管辖法院,一
2021.03.28 184
-
如何打官司追讨债务
1、首先确保你的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看看借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还款日期是什么时候。法律规定是借款到期之日起两年,如果你在这两年内没有起诉,也没有催款,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打官司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2、
2022-05-20 15,340 -
如何打官司追讨债务?
1、首先确保你的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看看借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还款日期是什么时候。法律规定是借款到期之日起两年,如果你在这两年内没有起诉,也没有催款,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打官司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2、
2022-05-24 15,340 -
追讨债务如何打官司
追讨债务打官司的,首先要确保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其次,准备好证据:欠条、催款通知等相关证据,写诉状,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调查对方的财产状况,查到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诉前
2023-03-09 15,340 -
追讨债务打官司如何打
1、首先确保你的债权没有过诉讼时效:看看借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还款日期是什么时候。法律规定是借款到期之日起两年,如果你在这两年内没有起诉,也没有催款,就过了诉讼时效了,打官司也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2、
2022-05-24 15,340
-
00:47
公司债务如何追讨
债务清算确认企业不仅应与买方对每次交易的种类、数额、数量等进行结算,还应当对每笔业务的交易总量进行结算,由双方签字盖章后归档存放;公司债务追回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有效的催收函;2、发送律师函;3、确定欠款追收方案;4、非诉讼方式追收;5、
589 2022.07.25 -
01:35
怎样追讨公司债务
能借钱给对方的,一般都是亲戚朋友间的走动和介绍。因此,对方借钱不还时可以先与对方沟通协商,签订还款协议。对于不能及时还款或者是无力还款的,可以协商分期还款或者是延迟还款期限等,争取快速和谐解决欠款纠纷。协商的方式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只能采用
702 2022.04.17 -
00:52
企业破产债务如何追讨
企业破产后,应当按照破产清算后的清偿顺序清偿原债权、债务。清算组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报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公司应按法定出资比例缴纳公司剩余税款、赔偿金和社会保险费。公司财产未依法清偿前,不得分配
646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