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违反法律规定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的违法表现试用期是劳动关系确立的初始阶段,是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经双方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后的合同条款,是企业与员工相互考察、了解和熟悉的劳动用工过程,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而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特殊时期,具有法律约束力,需劳资双方共同遵守,任何一方违背都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劳资双方,特别是资方往往在试用期上有违法表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如下:根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足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如下: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为遏制用人单位短期用工现象,不能所有劳动合同都可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试用期不成立,为劳动合同期限。
-
试用期与法律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对试用期主要有以下规定: 1、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 2、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3、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020.06.12 105 -
违反劳动纪律的表现有哪些
一、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形如下: (1)未经许可自行次日不到岗工作的; (2)在班不在岗; (3)酒后上岗; (4)上班时间内作私活; (5)提前下班早退离开工作岗位。 二、职工违反劳动纪律公司罚款标准: 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
2022.11.21 1,412 -
法律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
2022.11.07 240
-
滥用试用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滥用试用期,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等手段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律责任,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2022-11-13 15,340 -
违反八项规定主要表现
(一)吃喝转移。风头渐紧,不敢公开吃喝,就转移到位置偏远的农家乐等隐蔽场所、单位内部食堂或个人家中。小范围接待,但好酒好菜照样,价格不菲,美其名曰:农家饭、一顿便餐而已。个别单位建立内部食堂,对包间进
2023-02-14 15,340 -
有关试用期的约定,法律法规有哪些主要规定
1、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试用期的长短与劳动合同的期限挂钩,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3、
2022-10-14 15,340 -
竞业限制期试用期违反法律规定的责任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反法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限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
2021-11-18 15,340
-
01:38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最新法律规定,就是我国在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但是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前,合同法仍然有效,因此我国合同法也是合同违约金的有效法律依据之一。根据合同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违约金就是指,合同双方
1,720 2022.04.17 -
00:57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有哪些
违反生活纪律的行为如下: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其
12,989 2022.04.17 -
01:35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权转让一般指的是涉及的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债权转让一般可以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如果是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中的新的债权人,因此原合同中的债权
1,3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