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有诉讼时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一般案件的诉讼时效之前是2年,按最新的规定诉讼时效延长到了3年,依据诉讼时效的变更,最高人民法院做了相关解释。案件发生在民法通则施行前,但是还没有达到之前规定的两年或者一年诉讼时间期限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按照最新的3年期限来界定。案件还没有终
2022.04.12 8,741 -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主要在于请求权的规定。具体而言,即在请求权抗辩中,要区别对待,不可以一概而论,即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是不可以抗辩的
2022.04.13 2,292 -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对此有特殊规定的,其诉讼时效为其规定的期间,诉讼时效最长不得超过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二十年。并且法院对于当事人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的行为是不予认可的。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就获得了诉讼时效抗辩权。
2020.02.08 215
-
解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案由就是[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没办过解除手续就没有事实依据和解除的时间?这个裁判对吗合法法院就采用假造法规条文伪证据。又把当时我同意认可的发生活安置费的时间,视为解除关系裁判我超诉讼时效?但又没有解除
2022-03-19 15,340 -
工程合同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
2022-08-16 15,340 -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
2023-02-16 15,340 -
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
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2022-08-10 15,340
-
01:22
合同法诉讼时效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义务人不按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最好在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
2,048 2022.04.17 -
01:05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中止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这
2,642 2022.04.15 -
01:16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相应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
1,2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