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发生工伤后的7种法定情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在规定条件内,因公受伤; 2、在限定的条件下,从事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伤害的; 3、因履行工作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伤害的; 7、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有: 1、非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非工作时间前后在非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非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遭受暴力或意外伤害的。 4、患病但是非职业病的。 5、非因工外出受到伤害或下落不明的。 6、上下班途中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 7、其他不认定工伤的情形。
-
不认定工伤的有哪7种情形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非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不是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但本人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2020.07.02 672 -
不认定工伤有哪7种情形
不能认定工伤的情形很多,不止七种,如果根据能够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确定的话,应为以下七种情形: 1、非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非工作时间前后在非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非工
2020.09.22 256 -
职工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的,职工受用人单位派遣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场所以外从事与工作职责有关的活动期间。
2020.02.07 261
-
职工认定工伤的法定情形有几种?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
2022-04-25 15,340 -
不认定工伤的有哪7种情形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非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不是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个人活动受到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但本人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故
2021-12-29 15,340 -
工伤认定7种情形都有哪些
1、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
2023-02-12 15,340 -
认定工伤工伤的七种情形是哪七种情形
(一)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61条等有关
2022-07-18 15,340
-
00:51
职工发生工伤如何赔偿发生工伤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没有申请的,可以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一年内进行申请。伤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
802 2022.06.22 -
01:56
发生工伤后如何索赔发生工伤事故后索赔的流程是以下三点: 1、先到医院就医,在就医的同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相关赔偿事宜;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到仲裁委员会申
14,794 2022.07.12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6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