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解除同居关系是否一致产生共同债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要对“同居”与“合法婚姻”做一区分。同居是指男女异性之间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而合法婚姻通常是达到法定婚龄的男女双方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无禁止结婚的情形下,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的合法婚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第11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由此可知,无论各种债务,涉及共同偿还的可能性的时候需要分清是否属于共同债务,然后再确定应由谁来承担,一般来说债务不会因为债务人的身份关系而改变。 如果当事人在遇到同居期间关于债务的纠纷,第一步就应该区分该债务是否为共同债务,如果不是则由借款偿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居期间产生的债务如果是个人债务,就应该借款人个人承担,如果是共同债务,应该双方一起承担。 因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为双方共同的债权、债务。可以确定份额的,依份额享有和承担。形成事实婚姻的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同居关系可以协商解除关系。解除同居关系取决于双方是否有配偶,除同居外没有法律配偶,可协商解除。都没有配偶,不需去法院解除,可协商解除。但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受理。如果配偶与他人同居,想解除同居关系,可向法院起诉解除同居关系,不限于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范围。
-
同居关系共同债务如何处理
同居关系共同债务的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双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而个人所负债务,一般由个人予以清偿,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1.04.25 137 -
同居关系如何解除
同居关系如何解除:第一,双方均无配偶的同居。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同居关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第二,一方有配偶的同居。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并依法定程序解除同居关系;第三,双方都有配偶而同居。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并依法定
2022.02.09 891 -
同居关系如何解除
解除同居关系男女双方协商解除就可以。同居关系没有经过合法婚姻登记的,所以不用办理离婚手续,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解除,因为对于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
2021.04.29 134
-
欠债务如何解除同居关系
如果是94年2月1日后一起生活的,属于同居关系,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同居关系,并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和债务分担做出判决。如果是之前结婚的,也只能以事实婚姻向法院起诉。子女的抚养可听听儿子的意见,债务
2022-03-17 15,340 -
解除同居关系时如何处理同居期间产生的债务问题
解除同居关系时,对于同居期间所产生的债务该如何处理,主要是看该债务是共同债务还是个人债务,如果是个人债务,就应该借款人个人承担,如果是共同债务,应该双方一起承担。 区分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具体看债务产
2023-01-02 15,340 -
同居关系解除的债务如何处理
1、恋人解除同居关系后,如果是个人债务,一般由个人承担。 2、如果是共同债务,由当事人自行协商承担。 3、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023-03-15 15,340 -
解除同居关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
第一,如果同居双方能就共同财产的分割达成协议,则按双方的协议处理; 第二,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由法院依法分割; 第三,双方的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但要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照顾妇女、儿
2022-05-18 15,340
-
01:12
同居关系怎么解除同居关系如何解除,首先要看同居是否构成事实婚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事实婚姻的特点有三个:1、同居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2、同居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3、同居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情形。另外,如果同居关系是发生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并且男女
1,892 2022.04.17 -
01:09
非法同居怎样解除关系同居关系如何解除,首先要看同居是否构成事实婚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事实婚姻的特点有三个:1、同居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2、同居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3、同居双方均符合结婚的法定情形。另外,如果同居关系是发生在1994年2月1日前,且男女双方
1,450 2022.04.17 -
01:35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1,980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