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工伤后,劳动仲裁还是到了法院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鉴定是没有时效规定的,裁决下次鉴定后,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只有工伤认定有时效规定,所在单位为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为1年。超过时效,没有法定时效中止情形,不能认定工伤,按工伤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 工伤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没有时效规定,只有鉴定时间的原则规定,即伤情相对稳定时,一些省市有停工留薪期满应当鉴定的规定,但未及时鉴定也只是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鉴定后恢复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没有能够参加本次鉴定,可以参加下次鉴定。鉴定后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写一份起诉状(模板百度上有很多),主要说明是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服,因此提起诉讼;准备相关证据,汇总成衣一个证据清单;把起诉状和证据、证据清单一起,到法院立案大厅办理立案交受理费。
劳动仲裁之后还能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之后,一方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向法院起诉,如果超过十五天不诉讼的,那么就丧失起诉的权利,仲裁的裁决书生效。
-
仲裁过后还能到法院起诉吗
仲裁裁决后如果是劳动争议可以到法院起诉,如果是经济纠纷是不能起诉的,当事人对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不服裁决的申请,当事人过期不起诉,裁决生效。
2020.06.05 141
-
工伤鉴定后, 劳动仲裁还是到了法院起诉
工伤鉴定是没有时效规定的,裁决下次鉴定后,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只有工伤认定有时效规定,所在单位为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为1年。超过时效,没有法定时效中止情
2022-03-03 15,340 -
工伤鉴定后劳动仲裁还是到了法院起诉,继续双倍赔偿
工伤鉴定是没有时效规定的,裁决下次鉴定后,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只有工伤认定有时效规定,所在单位为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工会、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为1年。超过时效,没有法定时效中止
2022-04-23 15,340 -
劳动仲裁裁决书拿到后,还能向法院起诉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
2022-03-20 15,340 -
工伤鉴定后劳动仲裁还是单位
劳动关系。单位未在出事30天内申请的,员工及家属应在出事后一年内先行工伤认定,再伤残鉴定,然后索赔。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
2022-02-02 15,340
-
00:51
劳动仲裁撤诉后可以再仲裁吗
劳动仲裁撤诉后,可以再仲裁。撤诉分为已按撤诉处理和申诉人申请撤诉。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需要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那天重新开始计算。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需要从劳动争议发生那天起的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
3,707 2022.05.11 -
01:37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全称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其适用范围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列举的各种具体劳动关系争议中。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
5,504 2022.04.17 -
01:01
申请劳动仲裁工资还是不发怎么办
申请劳动仲裁后还是不发工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法院可以采取
2,21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