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购房男方出资离婚房子归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男方一人出资在婚前购买的房产,原本是属于男方一人的房产。该行为视作男方把一部分房产份额,赠予了女方,使得女方成为房产共有人,女方在离异时可以主张自己名下权益份额。其次,如果双方未有书面约定按份共有的,应认定为共同共有,但男方能证明一人出资购买的,在分割的时候可以主张多分。最后,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中,离婚分割时夫妻双方对房屋价值及归属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1、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法院组织竞价,由出价高的得房,并由得房的一方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如果竞价不成,可由法院判决确定。2、一方想要房一方想要钱的,房价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由相关审计部门对房屋作价评估,得房的一方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3、双方均不要房的,由双方共同申请拍卖或转让后,法院再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婚前全额买房,所有权登记在男方个人名下,应属于男方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有财产。
两者都有权利。男方婚前用个人财产支付房屋首付款,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的,若是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诉讼离婚期间双方都有权利暂住该房;若是登记在男方个人名下的,房屋属于男方所有,但是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属于共同财产,在诉讼离婚期间双方也都有权暂住该房。
-
婚前买房女方出资,男方无房产证,房子归谁
婚前双方出资购买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如果登记一方不承认对方有出资行为,或是认定对方的出资属于赠与行为的,法院就很难支持未登记方的请求,也就是说离婚未登记方除非有证据证明自己有出资且出资不属于赠与的,才可能请求分割房产,否则最后可能会人
2021.04.21 184 -
婚前购房离婚后房子归谁
婚前共同买房分手后房子归属如下: (一)有协议的,可以按照协议进行分割处理; (二)没有协议的,发生纠纷时,应根据平等协商原则,对共有财产进行合理划分; (三)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一般法院根据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等情况合理确定
2021.04.11 164 -
男方婚内出轨离婚房子归谁
男方婚内出轨离婚房子归登记人所有。妻子一方帮助还房屋贷款的,根据另一方的出资比例,对房产的价值折合成一定金额进行补偿给对方,对方没有分割房产的权利。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
2021.12.12 477
-
婚前男方出钱买房, 离婚后房子归谁
1,房屋是婚前购买,登记在男方一人名下,属于男方个人财产,离婚时产权归男方所有。 婚后女方有实际参与还贷的,针对还贷及其相应增值部分,男方应当给予女方一定的经济补偿。 如果对方有过错,你可以适当多分财
2022-01-22 15,340 -
婚前一方全额出资购买的房子,离婚房产归谁
根据婚姻法及物权法的规定,婚前一方全额出资购房且取得房产证的,毫无疑问房产属于一方婚前财产,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不计入在夫妻共同财产内,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房产。
2021-06-05 15,340 -
结婚前男方离婚房子归谁
如果男方婚前买的房子属于全款则该房产属于男方婚前个人财产。如果只是婚前付首付,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则女方对该房产享有一定的份额。《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
2021-06-01 15,340 -
婚前女方购房写的男方名字离婚后房子归谁
婚前一方付全款购买的房产且登记在一方名下一般属一方个人财产,但若系二人共同出资或者虽一方出资,但登记于二人名下,则有可能会被视为共同财产,具体要考虑多种因素,建议详细咨询律师。 如果夫妻之间约定一方的
2022-04-13 15,340
-
00:46
婚前购房离婚后归谁婚前购买的房屋,在离婚的时候如何进行处理,要看房屋的具体出资情况,房屋登记的产权情况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如果房屋是一方在婚前全款购买的,并且房屋也是登记在出资方名下的,那么房屋是属于出资方的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的时候不需要进行
868 2022.04.17 -
01:14
男方出轨离婚子女归谁离婚,孩子归谁,视情况而定,主要如下: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哺乳期后的子女,如果夫妻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的,应该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夫妻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比如甲乙离婚,孩子刚刚满一个月,则应该由母亲进行抚养,父
932 2022.04.17 -
01:06
男方出轨提出离婚孩子归谁老公出轨离婚孩子归谁主要还是需要双方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一般孩子不满两周岁的,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
90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