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工作过错导致劳动者的损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代扣的抚养费及赡养费等,除此之外还有: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也就是说,除了正常扣除的费用,只有劳动者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的时候,用人单位才能扣除,且扣除量上也有限制。很多单位为了制约这种不负责的员工,在公司规章制度里会注明“员工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合同,需要扣一个月的工资”。然而,劳动法并不允许单位和劳动者在法律之外设置违法责任,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承担的违约金情形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劳动者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也就是说企业规章制度中“扣一个月的工资”的约定是无效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发生人身损害事故的情形是非常多,劳动者如果是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人身损害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个人过失造成工伤的,依据劳动者伤情和伤残情况进行赔偿,造成伤残的,按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的赔偿。
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员工赔偿多少要看具体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偿比例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若一般过失造成的,则无需赔偿。一般先由员工本人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的再起诉解决。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赔偿,具体标准不同。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
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了要怎么办
因劳动者的过错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民法典》所确立的实际损失原则,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因其过错而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021.03.16 123 -
过失导致人死亡如何认定赔偿
没有过失导致人死亡罪,只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行为人构成本罪的,应该赔偿受害人因就医治疗所支出的各项合理费用,当受害人死亡后,行为人还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
2020.11.05 123
-
员工过错导致的工伤如何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认定工伤不考虑职工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的都属于工伤。但如果职工是因下列行为导致伤亡
2022-02-04 15,340 -
员工严重失职导致劳动者重大损失如何赔偿
首先是要不要赔的问题,因为劳动法对此并无明确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11条及《合同法》第112条的同样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
2022-04-10 15,340 -
合作方出错导致公司损失如何处理
因合作方出错而造成公司损失的,对于这类财产侵权行为或者违约行为,公司可以依法与合作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
2022-02-08 15,340 -
工作失误导致损失应如何赔偿
1、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因为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
2022-04-06 15,340
-
01:07
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前犯绑架罪致人死亡的情况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情形,从重处罚。然而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九去掉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所以犯绑架罪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则成为了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罪名,这种情况在刑法学上称为想象
2,654 2022.04.17 -
00:51
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如何赔偿
交通事故导致工伤按实际的花费情况决定。当职工在工作中遭受到伤害,或者在上下班途中非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导致受伤的,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在发生工伤之后当事人所花费的医疗费,是可以要求赔偿的,赔偿金额依据实际的花费情况而决定,并且需要持医药费的单据
1,172 2022.04.17 -
01:03
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如下: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
6,97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