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信用卡欠款5000可以办信用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持卡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未按时足额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持卡人与银行之间构成合同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持卡人应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信用卡恶意透支额度达到5000元以上,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持卡人不仅要承担刑事处罚,还要交上一笔不菲的罚金。《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信用卡5000能立案,但是必须存在诈骗罪才可以立案。持卡人透支信用卡不还,银行可以依法起诉,如果符合两个限制条件: 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 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所欠款项就是属于恶意透支。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立案。
欠信用卡5000一般不可以立案。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如下: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恶意透支数额在50000元以上的。所以,拖欠信用卡5000元可能不会立案,可以要求欠债人进行偿还。
-
老婆欠信用卡信用卡欠款起诉他可以吗?
老婆欠信用卡信用卡欠款可以起诉。信用卡逾期后果有: 1、信用卡逾期行为未构成犯罪的,当事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银行对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当尽快还款,未还款的,人民法院有可能将当事人纳入黑名单; 2、信用卡逾期行为是因恶意透支造成的,
2022.03.26 881 -
欠信用卡信用卡欠款还不起怎么办
信用卡欠款还不起的处理方法: 1、欠银行信用卡无力偿还的,可以与银行协商解决; 2、当事人欠银行信用卡无力偿还的,可以向银行提出申请,请求银行同意当事人实施个性化还款,并且向银行说明相关情况,银行受理申请后,认为欠款确实超过当事人还款能力的
2022.06.25 390 -
信用卡欠款5000会坐牢吗
信用卡欠款5000一般不会坐牢,而会被民事起诉,追究其民事还款责任。法律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认定为恶意透支。而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才会立案追诉。但是
2022.04.13 1,198
-
信用卡欠款5000多
持卡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未按时足额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持卡人与银行之间构成合同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持卡人应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信用卡恶意透支额度达到5000元以上,公安机
2022-03-31 15,340 -
信用卡欠款5000怎么办?
持卡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未按时足额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持卡人与银行之间构成合同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持卡人应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信用卡恶意透支额度达到5000元以上,公安机
2022-04-02 15,340 -
信用卡欠款5000怎么办
可以选择账单分期或者最低还款。最低还款无手续费但不享受免息期,若持卡人在最后缴款日前还上最低还款额但不足全额,则无法享受免息还款期。向银行申请账单分期或者消费分期,根据还款能力选择相应的分期数,这样可
2022-12-05 15,340 -
欠信用卡5000怎么办
可以选择账单分期或者最低还款。最低还款无手续费但不享受免息期,若持卡人在最后缴款日前还上最低还款额但不足全额,则无法享受免息还款期。向银行申请账单分期或者消费分期,根据还款能力选择相应的分期数,这样可
2022-12-12 15,340
-
02:06
信用卡欠款被起诉了怎么办
信用卡欠款被起诉了,信用卡持有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作为信用卡持卡人,一旦因为失业、疾病或是其他意外事故导致无力按时还款时,在最后还款期到来之前,持卡人最好跟银行信用卡中心主动打电话联系,陈述自己的经济状况,申明自己并非恶意欠款,并
11,288 2022.04.15 -
00:56
欠信用卡8000能立案吗
持卡人欠信用卡8000元逾期不还的,银行会以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种方法起诉持卡人。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只要持卡人逾期不还的,银行就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持卡人归还8000元、利息以及滞纳金。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分析,持卡人欠信用卡
2,217 2022.04.17 -
01:27
代办信用卡违法吗?
代办信用卡违法。实际上不管是代办还是亲自办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审核制度是不会有变化的,同时,为了避免徇私银行信用卡的审批和银行普通业务员是没有关系的,代办信用卡甚至还会加大审批难度。其次,对于用户而言还要冒着信息被人盗用泄露的危险,甚至有人还会
3,98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