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形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特点: 涉及人数多,范围广; 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 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酿成重大事件,对于企业、地区声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专业的说法,把群体性劳动争议分为两种: (1)集体争议。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10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 (2)团体争议。工会与用人单位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第一种说明企业的某一局部行为对广大职工造成了普遍的侵害,需要格外重视,并且在仲裁审理程序上不能走独任仲裁庭,而必须上豪华的合议仲裁庭。 第二种更严重,不仅涉及到劳动类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涉及到工会的法律法规,由于当地总工会的介入,企业一方要承受更多的舆论压力、法律后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争议起诉状写法: 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另还需写明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联系方式。 2、被告的身份信息。内容要求与原告的身份信息一致。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涉及给付义务的,应当具有可执行性。 4、简要陈述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是: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依法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解决劳动争议的形式有哪些
解决劳动争议的形式:当事人之间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1.09 104 -
劳动争议的主体
劳动争议的主体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有诉讼主体资格的原告、被告及第三人。 1、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告,是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能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2、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是指与劳动争议
2020.01.10 741 -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是: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依法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3.30 123
-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形式有哪些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特点:涉及人数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酿成重大事件,对于企业、地区声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专业的说法,把群体性劳动争议分为两种: (1)集体争议。职工
2022-04-10 15,340 -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特点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特点: 涉及人数多,范围广; 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 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酿成重大事件,对于企业、地区声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专业的说法,把群体性劳动争议分为两种: (1)集体争议
2022-05-02 15,340 -
群体性劳动争议有哪些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特点:涉及人数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酿成重大事件,对于企业、地区声誉较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专业的说法,把群体性劳动争议分为两种: (1)集体争议。职工
2022-04-10 15,340 -
在群体性劳动争议中劳动者可以相互作证吗群体性劳动争议仲裁的种类
群体性劳动争议中劳动者可以相互作证。10人以上的,属于集体案件,可以委托2到3人作为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条发生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劳动者可以推举
2022-03-03 15,340
-
01:15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而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这时候可以选择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的争议问题。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更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581 2022.04.17 -
00:51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原则上是一年之内提出仲裁的申请,这是一般时效; 2、特殊时效:欠薪加在职,时效不受限。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且纠纷又只限于拖欠劳动报酬,就属于欠薪加在职,那么劳动仲裁不受一年
3,576 2022.04.17 -
01:05
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应当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是中国境内的企业和职工
2,327 2022.04.17